匯率會計調整方案將出爐 壽險公會:預計11月送交金管會
壽險公會正在討論四大匯率會計調整方案,期盼能穩定財報波動,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29日表示,目前正在研討當中,與各方包含會計界的溝通還在努力進行,壽險公會預計11月會將方案送交金管會。
壽險公會正在積極討論四大匯率會計調整方案,陳慧遊受訪時表示,公會有分匯率、會計幾個小組,近期10到20天針對議題持續討論中,其中需要考慮壽險報表資訊揭露問題,外界看不看得懂,同時與各方包含會計界的溝通還需更加努力,有些制度是否一體適用還是具有特色性的使用,要以大家可以接受爲前提,由於接軌在即,壽險公會預計11月會將方案送交金管會。但現在無法預知未來所有可能的狀況,所以目前設計的或設定的狀況試行一段時間,一定還會再進行調整。
但他也提到,經營企業不是一直維持在標準狀態,誰也不知道最近別國會發生什麼事,或是美國總統川普又突然說出驚人之語,因此是處於很動盪的環境,所以我們一直希望監理機關給予彈性的監理,壽險業則要自律、自我要求多一點韌性,因爲大家的錢給壽險公司管理,若是管得不好就是一個災難,管得好就是對得起大家的信任。
金管會昨天修正發佈「保險業資金辦理專案運用公共及社會福利事業投資管理辦法」,擴大保險業投資範圍可到政府覈定基礎建設。陳慧遊表示,政策上也希望保險業資金可多投入國內建設,但基礎建設跟公共建設兩者定義也有所不同,壽險公會近期也有成立公建小組,由壽險公會副理事長莊中慶主導。
壽險公會副秘書長金憶惠進一步說明,數產署也提到針對AI算力中心等提供必要協助,促進民間參與。這部分是目前市場上的熱門標的,當然保險業投資須考量風險之外,也着眼長期穩定的報酬率,是否要投資基礎建設則迴歸業者的專業投資評估。
金憶惠表示,以過去經驗來看,壽險業比較希望國內可有適當的案源,例如業者可能希望國內可以多發債,但國內債券發行規模往往較小,有時候業者一買就會變成「包檔」,缺乏流動性。臺灣產業目前看起來有望在AI領域佔有一定地位,是否有機會發展適當標的,也可以讓保險業資金有去化管道,相信業者對於響應政策都會相當支持,但也要對股東有所交代。
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29日出席公會舉辦的「數位躍進.信任啓動─保險業數位信任服務成果發表會」。記者戴玉翔/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