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心嚮往之”的和美畫卷
麗江古城古樸厚重,玉龍雪山壯麗巍峨,雪山古城相映成趣……自然美景與人文歷史交融的麗江,持續吸引着國內外遊客紛至沓來。志願者的服務更爲麗江的大街小巷和衆多景區增添一抹亮色。
近年來,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雲南省麗江市堅持創建爲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匯聚全民參與合力,推動市民素養與城市文明雙提升,着力建設“心嚮往之”的和美麗江,共繪和美畫卷,共享和美生活。以志願服務爲例,麗江市建立了各級各類志願服務組織956個,實名註冊志願者達22萬餘人,志願服務成爲麗江不可或缺的風景,志願者們以細緻服務向遊客近距離展示和美麗江的魅力。
老舊小區基礎設施陳舊、停車不便、公共設施缺失等問題,是很多城市的共同困擾。近年來,麗江市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完成272個老舊小區改造,惠及1.29萬戶居民。古城區西安街道文匯社區常住人口超萬人,曾是“三無社區”——無資產、無土地、無收入,同時又面臨“三多”的現實——小區多、老人多、兒童多。2019年底,文匯社區黨委通過黨建引領“紅色物業”,成立文匯城市綜合服務有限公司,去年實現集體經濟收入約200萬元。文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春媛介紹,社區着力打造黨建引領“益匯”品牌,服務觸角延伸至社區各個角落。
爲擦亮旅遊城市品牌,麗江市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着力解決停車難、入學難、公共綠地空間少、污水處理難等民生痛點。中心城區近年來新增停車位5000餘個,新增城市綠地逾36公頃,建成14個“口袋公園”;新建、改擴建19所公辦幼兒園,新增學位3500多個。同時,愛國衛生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公共衛生設施建設推進,一批衛生公廁、便民洗手池投入使用,爲市民和遊客打造放心舒心的公共環境。古城區大研街道五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和桂林說,將運用智能化手段提升社區管理效率,優化社區環境,並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硬件設施不斷完善,文明新風浸潤人心。麗江市注重挖掘傳承歷史文化,加強遺產保護利用,深入用好紅色教育資源,打造“紅色麗江、多彩麗江、鄉愁麗江、藝術麗江、創意麗江”五大IP;持續開展“時代楷模”“道德模範”“勞動模範”等典型人物推選宣傳,講好榜樣故事,傳遞精神力量;組建理論宣講、文化文藝、科學普及、心理諮詢、法律服務等專業志願服務隊伍,開展一系列羣衆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白沙鎮玉湖村近年來積極推進移風易俗,以鄉風文明建設護航農文旅融合發展,曾經的貧困村煥發勃勃生機,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據悉,麗江市將圍繞建設“心嚮往之”的和美麗江,持續鞏固文明城市建設成果,努力將麗江打造成爲“觀極美之景、遇有趣之人、成美好之事”的世界文化旅遊名城。(經濟日報記者 管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