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自然”繪就美麗畫卷
本報記者 顏 歡
從西班牙首都馬德里驅車向西南出發,車窗外的景色逐漸變爲連綿起伏的丘陵。
駛入埃斯特雷馬杜拉大區,一眼就能望見臨近A5國道的山坡上鋪設的太陽能光伏板,隨着地勢起伏向遠方延展。光伏板間隱約可見白色羊羣悠然覓食,“光伏+自然”繪就一幅綠色低碳的美麗畫卷。
這是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投資、中鐵建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建國投”)下屬西班牙ACISA公司承建的貝爾維斯光伏電站項目(見圖。本報記者顏歡攝)。該項目佔地面積約181萬平方米,總裝機容量達104兆瓦,年發電量約2億千瓦時,今年3月正式實現全容量商業運行。
在貝爾維斯光伏電站項目一期現場,羊羣正在光伏箱式變電站附近歇息。它們是這裡的“老住戶”——早在項目建設前,當地牧民就常在這裡放羊。鐵建國投企業文化部業務經理周全告訴記者,項目從選址開始就十分注重保護當地生態:避開生態敏感區域,設置野生動物通道;施工中採用低震動方式,最大限度減少對地表生物的擾動;即便是小型河道,施工中也都用圍網進行現場保護。
“來之前有什麼,建成之後也要有什麼。”ACISA公司項目經理吉列爾莫·比達爾說,保護生態是建設該項目始終堅持的理念。乾草需要及時清理以防火災,而羊羣覓食時正好可以成爲“除草師傅”。“通過與動物共存的方式,貝爾維斯找到了農業與能源發展的和諧共生點。”比達爾說。
貝爾維斯光伏電站已成爲當地展示光伏領域先進技術和產品的重要窗口。電站中控室內,6臺顯示器清晰展示着整個項目發電情況和現場實況。三峽歐洲公司負責三峽國際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歐洲和北美區域的清潔能源投資開發和運營,公司貝爾維斯項目經理米格爾·馬科斯表示,除了傳統的精密傳感器外,貝爾維斯光伏電站還引入了高效的無人機巡檢系統,藉助高清航拍和熱成像技術,可快速識別出光伏組件中的故障,例如光伏板表面是否存在局部溫度異常等。“不同的天氣狀況,可能會導致光伏板工作出現異常。人力檢修往往很吃力,有了無人機,響應速度、判斷準確率都得到大幅提升。”馬科斯說。據介紹,電站運營期間相關人員還將繼續探索部署自動化、智能化運維設備,如自動清洗設備、除草機等,這將進一步提升電站運營效率。
“貝爾維斯光伏電站是中國和西班牙探索綠色合作的生動範例。”三峽歐洲公司綠地開發部主任雷振表示,目前項目使用的光伏組件、逆變器、箱變設備、主變壓器等核心設施均是“中國智造”,這不僅展現了中國在新能源製造領域的全球競爭力,也對西班牙本地的設備使用標準與產業鏈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這同時促進了中國相關產業的創新:產品既要滿足當地標準,也要合理控制成本。“對我們來說,這是挑戰,更是機會。”雷振說。
據介紹,爲實現2030年底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結構中佔比81%的目標,西班牙政府正在加快新能源佈局。西班牙在環保、安全、項目管理體系方面具有成熟經驗。中國企業在技術集成、產業鏈整合方面優勢明顯,能爲西班牙能源轉型增添新動能。綠色能源成爲兩國合作的重要領域之一。西班牙“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秘書長卡洛斯·比埃爾薩表示,中企不僅是資金提供者,也是技術參與者、模式推動者,雙方企業合作形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互補與共建”。
(本報馬德里8月2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03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