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看時事/IFRS 永續揭露準則 兩方向落實

隨着IFRS永續揭露準則正式實施,依實收資本額分階段適用的強制性揭露要求,成爲市場關注焦點,依規定,實收資本額達新臺幣100億元以上之上市櫃公司將於2027年揭露2026年永續資訊;而資本額介於50億至10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則須於2028年發佈2027年永續資訊等。分階段推行方式,有助於不同規模企業循序漸進導入此新準則,降低推動過程中的壓力與風險。

實務上,部分企業已積極建置永續報導體系,逐步完善資訊整合與揭露流程,但多數企業在資訊彙整、內部控制及系統整合等方面仍面臨一定挑戰。

IFRS永續揭露準則要求企業跨財務與非財務領域提供高品質資訊,涵蓋治理架構與決策機制、策略與情境分析、以及量化指標與目標。這些揭露須與財務報表及其他公開資訊保持一致,並在不同期間與資訊來源間採用一致的方法與假設,同時確保數據與描述具可追溯性,以利資訊使用者進行比較與判斷。過往財會與永續單位因採用不同的報告框架及數據蒐集與管理方式,導致在永續議題連結財務的量化評估上,於指標定義、計算方法與報告週期上難以對齊,增加資訊整合的複雜度。

內部控制方面,多數制度仍以財務報表爲核心,缺乏針對ESG數據的控制點與驗證流程。依IFRSS1規定,企業須對鑑別出的重大永續風險與機會進行財務影響評估;在IFRSS2,氣候相關資訊的揭露要求更爲嚴格,若缺乏完善內控,資料盤點與確保可驗證性的壓力將顯著增加。

此外,目前多數企業仍以手工維護數據,難以兼顧一致性與可靠性,而資訊連結性不足,也使永續風險與機會的財務影響,多停留在質化描述,缺乏量化分析與轉譯機制。再加上法規要求永續資訊須與財務報表同步經董事會覈准並公告,申報時程更顯緊迫,若缺乏有效內部控制,企業將面臨延誤、錯漏或資訊失真的風險。

爲全面提升IFRS永續揭露準則之揭露品質與合規能力,建議企業可從兩大方向着手:

一、強化跨部門溝通與資訊整合

IFRS永續揭露準則強調財務與非財務資訊的整合,企業可透過跨部門協作與專業知識交流,建立一致的指標定義與數據口徑,並將複雜的準則要求轉化爲易於理解與執行的操作指引,以降低制度導入門檻。此外,因應資訊整合挑戰,建議由財會、永續、風險、法遵、資訊、內部控制與稽覈等單位組成IFRS專案小組,共同建立集團層級的資料蒐集機制,將永續與財務資訊有效連結,提升數據準確性與透明度,進而強化資訊品質與揭露效能,轉化爲永續長期韌性。

二、健全內部控制與稽覈流程

爲應對ESG數據缺乏控制點與驗證流程的挑戰,企業可從集團層級着手,建立涵蓋永續資訊整合、內部控制與稽覈的完整架構。制度設計階段應明確設定控制點與驗證程序,並透過流程測試,確保資料來源清晰、計算邏輯一致、具可追溯性即可驗證性。同時,建立責任分工矩陣與覆核機制,可避免資訊落差與責任模糊。

內部稽覈可提前介入規劃與測試,從源頭檢視資料品質與流程設計,及早辨識並修正風險,確保重大永續風險與機會的財務影響能被完整且準確地呈現,進一步提升揭露的完整性、可信度與合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