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效應太猛! 北市每3人買預售「就有1人選北投」

▲觀察5、6月北市預售交易共交易711戶,其中有34%都是由北投區貢獻。(圖/記者項瀚攝)

記者項瀚/臺北報導

輝達效應太猛,觀察5、6月北市預售交易共交易711戶,其中有34%都是由北投區貢獻,總銷金額破百億元,且平均總價過4000萬元,顯示不僅是小宅產品纔有買氣,整體市場都出現一波科技買盤。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0/臺韓打房「全球最重」 他諷:不及格學生互抄答案

根實價登錄資訊,北市5、6月預售揭露711戶,其中光是北投區就貢獻243件,比例高達34%,總銷金額超過百億元,顯示輝達效應相當顯著。

進一步觀察5、6月北投地區熱賣個案,皆位於北士科重劃區,包括「樺輝沐畇」21戶、「士科大院」 27戶、「遠雄泱玥」30戶,「達欣文萃」71戶,平均成交總價也超過4千萬元,顯示不僅是小宅產品纔有買氣,整體市場都出現一波科技買盤。

▲北市各區近月預售揭露件數統計。(表/信義房屋統計)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過去北市的重大建設開發多落在東邊的南港、北車的雙子星周邊,本來北士科買氣有點冷,但科技大廠輝達宣佈落腳北市科後,拉擡當地房市的能見度與話題。」

曾敬德說:「在輝達宣佈後,當天晚上就有買方購買預售案,區域內個案銷售速度加快,過去北市北區的重大建設利多數量並不多,這次輝達旋風讓成爲市場關注焦點,接下來就看利多是否持續發酵與是否有擴散效應。」

創意家副總柯仲武表示,當前房市呈現「區域表現」以及「個案表現」,北士科就是區域表現的最好案例,雖然整體買氣偏觀望,但輝達利多帶動消費者信心,另外觀察在其他區域也有特定個案繳出不錯的銷售成績。

柯仲武舉例,臺北市5、6月預售交易量第二名的南港區,主要就是靠指標大案「南港國際 SKYPARK」就貢獻南港區超過一半的交易量。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0/臺韓打房「全球最重」 他諷:不及格學生互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