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臺灣總部卡關 新壽忘了這常識 專家:已成最大輸家、再不讓會很慘

新壽北士科T17、T18基地。圖/取自Google Maps

輝達北士科T17、T18總部案變化快速,臺北市政府表示,13日將發函新壽共同合意終止契約。住商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事態發展至此,新壽已成最大輸家,如果不盡快讓步,還會輸更慘。

徐佳馨表示,輝達選中新壽T17、T18作爲亞洲總部,對新壽來說,無疑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本是大贏家。但新壽索求107億、做爲未來50年投資預期報酬,讓形勢急轉直下,幾乎成爲全民共敵,不僅影響公司形象,更爲日後營運埋下不確定變因。

現在新壽已面臨二大困境。首先,新壽在北市還有其他地上權開發案,包括南港經貿段地上權案,南港轉運站地上權案等,新壽得罪北市府,未來這些開發案恐會被盯得緊緊的,一切「依法行政」。

第二,北市打算以「新新並」後新壽消失爲由解約,不少人認爲壽險公司合併後,新公司本來就概括承受消滅公司的資產負債,理由很難成立。

不過金管會卻指出,北士科案屬於新壽與北市府之間的商業契約,是否需另行取得市府同意、合併後是否仍有效,涉及雙方簽訂契約約定事項及解釋,應由該公司與北市府依契約約定處理,顯示輿論炸鍋,現在中央也不挺。

如果新壽仍不讓步,輝達案最終破局移走中南部事小,轉設其他國家,中央顏面無光,新壽得小心未來在金融部分恐受相當程度「檢視」。

徐佳馨表示,面對中央與地方的雙殺,對任何企業都非好事,現在看起來新壽吐出來勢在必行。畢竟經濟部說話了、金管會說話了,北市府也說話了,如果又要錢又要臉,那恐怕要啥沒啥。「民不與官鬥」是常識,讀懂政治風向,也是另一種公司治理與企業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