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壽再不讓恐成全民公敵! 房產專家喊「少賺一點」:別成3輸局面
▲輝達總部落腳北士科目前仍卡關中。
圖文/鏡週刊
輝達總部落腳北士科案受到外界高度關注,臺北市政府13日發函新壽共同合意終止契約。房產專家指出,若輝達無法留在臺北,對輝達、北市府和新壽來說是三輸!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日前也喊話,要新壽「少賺一點」,希望大家各讓一步。
臺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新壽爲地上權得標者,在輝達還沒出現之前,就被質疑資金不足,地上權案興建拖延,若輝達放棄T17、T18,對新壽而言,煮熟的鴨子飛了,還要面對是否能如期在2027年將地上權興建執行完成,包括後續的商辦招租和物業管理等服務,難度遠大於目前處理最大單一客戶,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複雜度都大幅提高。且可能會被貼上阻礙發展的罪名,成爲歷史罪人,恐會成爲財務上、經營上、商譽上三輸的局面。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輝達臺灣總部進駐北士科若最終確定落空,對北士科長線發展雖非致命打擊,但其象徵性意義非凡,一旦破局,不僅可能動搖外資對臺灣投資環境的信心,更將使市場氛圍短期轉趨觀望。特別是先前受消息面激勵,價格已提前反應的區域與建案,可能面臨買氣縮手與價格修正的壓力。
張旭嵐指出,企業總部的設置優先考量交通便利性,方便員工通勤上班,且在職員工任職意願高,若轉往新北市或其他外縣市,可能面臨現有部分人才流失,未來徵才難度提高。若總部設在其他國家,有可能影響與臺灣供應鏈的協作效率,損失機會成本。
而從協商至今爲促成此案,北市府投入許多協調和資源,一旦破局不僅浪費了時間,且市府招商形象受損,被冠上對產業的扶持不力的罪名,北士科產業發展進度、預期的就業機會、商業帶動效應等規劃都將被延宕,對產業聚落規劃的正向預期也被打折,短時間民怨難平。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分析,北市府直接與輝達合作似乎也是雙方認定最直接簡單的方式,事實上從5、6月份宣佈消息,乃至於發生爭議都有提及解約的可能性,但對於新壽來說自然有權益受損的地方而僵持不下。
陳炳辰認爲,新壽的立場本有其合理之處,只是因爲涉及的是輝達而衆所矚目,之後傳出的賠償金額過高又成焦點,若確定破局對於三方都有一定程度損失,特別要是讓輝達放棄臺灣更變成全民公敵,也是成也輝達敗也輝達。
如今邁向相對有解的空間,陳炳辰分析,新壽若扮演「成人之美」的角色,未來與北市府與輝達都有友善的關係,還可能無形中賺了企業形象,倒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未來其他合作好談,不必只圖眼前一時,眼光放遠路就寬廣許多。
莊思敏也提醒,購屋民衆在面對大型建設或企業進駐消息時,應保持理性判斷,避免因市場熱度或媒體報導而貿然進場。大型開發案從籌劃、簽約到實際動工,往往需經多年協商與審議,期間牽涉政策方向、土地權屬、資金配置與企業策略等多重不確定因素,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讓計劃延宕甚至淪爲泡影,僅憑題材便盲目進場勢必將大幅增加投資風險。
更多鏡週刊報導面對北市府釋出善意 新壽再發聲明:期待合作、成就輝達進駐臺北市輝達北士科落腳一案 金管會也說話了!市府、新壽爲輝達案持續角力 走上法律戰恐傷臺灣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