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蔭:醫學教育擁抱AI時代 科技創新賦能全民健康
在2025世界數字健康論壇期間,清華大學副教務長、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黃天蔭教授在接受人民健康訪談時,圍繞醫學教育創新、AI技術應用及健康中國未來發展等話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黃天蔭教授指出,“隨着醫療模式向數據化、數字化轉型,醫學教育需從根本上革新。清華大學醫學院將採取兩大核心舉措:一是課程體系升級,在本科、碩士及博士階段融入數字化與AI技術教育,幫助學生掌握智能輔助診療工具的應用場景與倫理規範;二是師資能力提升,推動教師團隊適應技術變革,通過跨學科合作培養‘AI+醫療’複合型師資,實現教學理念與技術發展的同步迭代。未來兩到三年內,醫生將在AI輔助環境中工作,不掌握相關技能的醫護人員可能面臨職業挑戰。”黃教授還呼籲全國醫學院校共同推進醫學教育創新,以應對全球醫療數字化浪潮。
針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一致盲性疾病,黃教授團隊研發的AI篩查模型已在30餘個國家落地應用。相較於傳統人工篩查模式,該模型通過AI分析眼底圖像,可精準識別早期病變,尤其適用於基層醫療資源匱乏地區。“我們的目標是讓早期篩查覆蓋社區與全科診所,而非僅依賴三甲醫院。”黃教授表示,該技術成本低、效率高,已獲多國政府認可,但仍需根據不同國家醫療體系特點進行適應性調整。未來,團隊計劃將AI算法集成至便攜式設備,進一步擴大篩查覆蓋面,降低獲得高質量篩查的門檻。
談及《“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收官之年以及“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中期節點,黃天蔭教授建議,需以預防醫學爲核心,通過數字化工具實現疾病早期干預與健康人羣動態監測;同時藉助AI、大語言模型等技術優化基層醫療資源配置,緩解老齡化壓力;此外,應加速推動數字技術與醫療體系深度融合,在“十五五”規劃中構建智慧醫療生態,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