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漲不停 避險超給力
在股市走高、債券前景未明,而現金長期通膨貶值壓力下,黃金身爲優良的購買力保存工具,自然獲得市場在現階段高度關注。圖/美聯社
中美抗衡常態化,股市挑戰新高對利空訊息相對敏感,推動資金流入避險資產進行配置,推升黃金、白銀價格再創歷史新高,期元大S&P黃金(00635U)、期元大道瓊白銀(00738U),分別上漲2.55%、5.83%表現亮眼。
法人認爲,市場對於安全資產的需求提升,特別在股市走高、債券前景未明,而現金長期通膨貶值壓力下,黃金身爲優良的購買力保存工具,自然獲得市場在現階段高度關注。
長期以來市場習慣採股6債4的避險配置,但從遭遇利空事件期間的表現看來,債券表現相對平庸,表現均低於臺股及黃金;今年全年,期元大S&P黃金(00635U)大漲48.1%,臺股大盤含息報酬20.1%,債券ETF也僅有0.32%。
近期黃金、白銀現貨分別飆破新高,專家認爲,若央行黃金持有量趕上美元儲備規模,在其他條件不變下,金價可能達到8,500美元。而白銀除同樣受惠於黃金利多,還擁有工業強勁需求支持,供不應求已進入第五年,近期全球銅量減少,將使白銀基本面更加吃緊,進而推升多頭走勢。
法人分析,在美元持續走弱、降息循環再啓、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黃金利多走勢確立下,黃金、白銀避險表現上將比債券更加穩健,建議將黃金ETF納入資產配置。
臺新收益領航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夢蘭表示,中美貿易衝突再起,川普關稅議題發酵下,市場波動加遽,佈局另類資產如黃金ETF有助分散市場風險,黃金ETF之價值在於其獨特的投資效益,例如具有對抗通膨、股債低相關性、抵抗經濟週期循環等特性,靈活運用可爲多重資產組合加分,在全球股市已來到歷史高檔之際,黃金ETF後市可望成爲資金避風港。
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陳臻怡指出,全球黃金ETF需求已連三月上升,今年初至今累積淨流入規模達470億美元,創下歷史第二高紀錄,僅次於2020年疫情期間的高峰。雖然金價短線位於歷史高檔,但在地緣政治風險升溫與央行持續買盤支撐下,中長期基本面仍具上行空間。
建議透過戰略多重資產基金進行分散佈局,靈活參與黃金類資產後市成長機會,打造更具韌性的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