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挑戰新高之路 渣打銀:上檔阻力落在3760美元
▲黃金示意圖。(圖/路透)
記者巫彩蓮/臺北報導
美元貶值、財政、貨幣與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推動下,黃金突破了長達四個月的盤整區間,渣打銀行北亞區首席投資總監鄭子豐認爲,黃金並比預期更早地突破了每盎司3500美元的目標價,未來在財政、貨幣、地緣政治和匯率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黃金價格將可能延續「高檔盤旋」(higher for longer)的走勢,上檔阻力位落在3760美元附近。
黃金大漲並不令人意外,近期突破新高的關鍵原因卻值得探討,儘管市場普遍長期看好黃金,主要基於地緣政治與貿易的擔憂,但黃金價格卻已經盤整了好幾個月,直到8月底,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傑克森霍爾會議上發表了偏鴿派的演說,緊接着美國就業數據又出現疲軟跡象,黃金纔開始發力,與此同時,受高通膨和風險溢價疑慮影響,美國長期公債殖利率試圖走高。
七大工業國(G7)的30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升,顯示出債券市場正在對成熟市場的財政紀律提出嚴峻質疑,儘管聯準會降息預期升高,壓低了短期殖利率,有鑑於公共債務不斷攀升,市場現在要求持有長期政府公債需要更高的補償,也就是所謂的「風險溢價」(risk premium)。爲了因應殖利率曲線陡峭化,許多投資人正在縮短其債券投資組合的存續期間。這種對財政政策信心的動搖,再加上市場對聯準會獨立性的質疑,都對美元前景造成壓力,也加強了多元化資產配置、不應只持有美元的看法。
黃金ETF(交易所買賣基金)的資金在8月份重新呈現淨流入,主要來自美國和歐洲投資人,這顯示出,成熟市場的投資人爲了因應前述的財政與停滯性通膨擔憂,正積極配置避險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以中國爲首的新興市場在8月出現黃金ETF資金淨流出。總體而言,中國黃金需求的疲軟,與金價急升,以及資金轉向當月表現亮眼的中國股市有關,隨着傳統節慶季節即將到來,渣打銀預期,來自印度和中國的需求將會重新復甦。
中國人民銀行(PBoC)預期將成爲支撐中國黃金需求的另一根堅實支柱,無論價格如何,人行已經連續九個月持續增持黃金,渣打銀指出,是因爲黃金在人行總儲備中僅6.7%,與許多成熟市場央行超過70%的黃金儲備比例相比,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