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昌提議核廢料埋地底 他質疑:大屯山岩漿庫距地表才8公里
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中選會13日舉辦第4場「核三延役公投」電視意見發表會,民衆黨主席黃國昌作爲正方代表,表示現在有一項嶄新的技術「深孔地質處置(DBD)」,可以透過鑽井技術,將高階核廢料直接注入地表下3至5公里的結晶岩層。但資深政治評論員吳昆玉提出質疑,「大屯山岩漿庫距地表也不過8公里!蔥爆臺北。」
▲黃國昌從反核變挺核三延役。(資料照/記者屠惠剛攝)
黃國昌在第4場「核三延役公投」電視意見發表會中提到,他曾參加反核運動,所以非常瞭解公民社會、公民朋友對於核電疑慮,經大量閱讀相關文獻、向專家請益之後,困擾臺灣很久的核燃料棒最終處置問題,其實是有科技解方的。
黃國昌表示,目前國際有一項嶄新的技術「深孔地質處置(DBD)」,透過鑽井技術,將高階核廢料直接注入地表下3至5公里的結晶岩層,利用天然地質屏障進行長期隔離,可以節省空間、減少施工風險、大幅降低人爲入侵的可能性,不僅擁有高度安全性跟可行性,對地狹人稠、地質多樣的臺灣來說,也是技術上的突破、政策上的轉機。
然而,黃國昌提出的想法掀起社會各界正反意見討論。資深政治評論員吳昆玉14日在臉書發文並提出質疑,「往下打3至5公里埋核廢料?大屯山岩漿庫距地表也不過8公里!蔥爆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