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初期不易察覺 醫示警5大徵兆
▲醫師提醒,黃疸初期可能不易察覺,要留意5大徵兆。(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當肝臟發炎厲害的時候,即會出現「黃疸」表徵。但醫師指出,黃疸初期可能不易察覺,若出現「眼白泛黃、皮膚變黃、尿色深如紅茶、糞便顏色變淡和皮膚癢」一定要及早警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王璞指出,黃疸通常是因體內膽紅素過多而引起的,膽紅素是紅血球分解後產生的一種黃色色素,正常情況下會經由肝臟代謝後排出體外,當肝臟代謝系統出現異常,或膽紅素排出不順暢時,就會導致血中膽紅素累積,引發黃疸。
黃疸雖是表象,但背後可能藏着重大健康警訊。王璞表示,日常應落實健康生活習慣,包括避免酗酒與不當藥物使用、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特別是肝功能與B型、C型肝炎篩檢)、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以防病毒感染,並注意均衡飲食、控制體重,預防脂肪肝等。他也提醒,黃疸初期可能不易察覺,若出現以下5大症狀,應提高警覺。
1. 眼白泛黃:通常比皮膚變黃更早出現。2. 皮膚變黃:從臉部、軀幹、四肢逐漸明顯。3. 尿色深如紅茶:可能是膽紅素經尿液排出所致。4. 糞便顏色變淡:膽汁無法排入腸道所造成。5. 皮膚癢:特別是阻塞性黃疸,膽鹽累積刺激神經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