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災民沒領到!花蓮縣府便當卻放到臭酸 鍾沛君:有誰餓死嗎?
▲臺北市議員鍾沛君。(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杜冠霖/臺北報導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大批「鏟子超人」涌入受災地協助清理環境,也有義煮團提供現場免費便當。不過義煮團指控,遭花蓮縣政府一直卡運送,導致便當短缺。花蓮縣政府則另外向團膳業者大量採購2萬5000個便當,但仍有鄰長痛陳搶不到便當、只能讓長輩吃饅頭。對於便當之亂,國民黨臺北市議員鍾沛君昨(30日)表示,可以繼續爭執1萬多個便當浪費掉多可惜,縣府怎麼沒有把便當送到人民手中?「但我就問一句,不管是災民或志工,有哪一個人因爲沒吃便當餓死嗎?」
對於便當之亂,花蓮縣政府則是29日首度列席光復鄉中央協調所聯合會議,表明已訂購2.5萬份便當提供志工,絕大多數是縣府採購。但災民要領餐卻被要求掛「識別證」,許多災民、志工不曉得去哪裡領,該制度下更導致物資發不完被丟掉,但仍有許多民衆遲遲領不到便當,大同村鄰長也在社羣平臺求助,村裡6、70位老人連續三天只能靠包子、饅頭果腹,行動不便的長者遲遲領不到便當,「社會局只會叫我們吃饅頭,已經吃三天了」,求助電話打到縣府單位,卻被要求「不要再打了」。
花蓮縣府迴應,爲確保物資能被妥善運用,因此在收容所內設置災民識別證機制。其他民衆若有需要,可至臺糖後方物資站領取,併到交通不便的地方進行巡迴物資發放。農業部則協調花東農會出動「田媽媽」,每天準備超過二千個便當定點發送,並組機車車隊發送給獨居、行動不便的災民。
對於便當之亂,鍾沛君昨在政論節目「新聞面對面」中表示,「花蓮縣政府做了什麼、民衆滿不滿意,不需要由我來說服大家,花蓮縣民自然會在下次選舉用選票告訴大家,就像大罷免的時候,每一個攝影棚不管是綠的還是非藍的都喊得震天響,最後選民用選票告訴社會他們的答案,這很清楚」。
鍾沛君強調,至於便當部分,大家可以繼續爭執1萬多個便當浪費掉多可惜,縣府怎麼樣沒有把便當送到人民手中,「但我就問一句,目前爲止,不管是災民或志工,有哪一個人因爲沒吃便當餓死嗎?」
對此,綠委吳思瑤受訪時表示,國民黨從政人員這樣的發言,實在傷透災區人民的心,有沒有同理心是從政者基本要件,國民黨人沒有認真投入救災就算了,還說這些話傷害災民的心。
吳思瑤質疑,大家都想知道,明明有義煮團強大陣容願意替災民提供好的膳食,爲什麼花蓮縣府要捨近求遠、花費公帑採購便當?這要請花蓮縣府講清楚,爲什麼要無視志工的善心,刻意支用公家預算採購便當,連簡單飲食問題都沒辦法解決,花蓮縣府執行力真的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