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長曝災區70位老人家領不到便當!花蓮縣府:由3系統機動供應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已進入第5天,當地食物物資出現「廚餘一大堆,數十名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包子饅頭卻啃了3天」的情況。花蓮縣政府今天上午做出迴應,表示將調整由3個系統機動供應便當,避免類似事件重演。
▲花蓮縣政府行政暨研考處長陳建村針對災民未領到餐食及今後改進措施做迴應。(圖/記者王兆麟翻攝)
大同村2鄰鄰長向外求救,鄰里6、70位老人家因行動不便都領不到便當,花蓮縣政府社會局只叫他們吃包子、啃饅頭,已經吃了3天。該名鄰長是該鄰共64戶裡最年輕的,今年62歲,其他戶都是長者,都已經7、80歲。
一則在社羣平臺Threads上廣爲流傳的影片顯示,大同村2鄰鄰長向幫忙煮食物的民衆求救,苦惱表示便當發下來,到大同村村長手上就已經發完,包括2鄰、12鄰、14鄰全都沒有東西吃,「我一直在幫他們找東西吃,我只能求助啊怎麼辦。」
鄰長表示,社會局只會叫他們吃包子饅頭,已經吃了3天,他說鄰里長輩吃到的第一口飯是太巴塱的青年隊提供的,「都不是鄉公所也不是縣政府,都不是,是我們部落的青年提供的」。
針對以上情況,花蓮縣政府行政暨研考處長陳建村28日上午接受採訪迴應表示,由於受災範圍廣大,災區當地餐飲業也是受災戶,所以提供餐食較爲不便,提供餐食的人員對當地不熟悉,可能會有漏送情形,縣府立即調整,採用3個系統24小時機動供應便當,由村裡長、海巡署人員、國軍輿志工分送,以避免類似事件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