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嫌不夠“胖”,永輝超市定增40億補血

永輝超市日前啓動定增計劃,擬募資近40億元。其中,絕大部分將用於對旗下298家門店調改項目,以加速在明年完成旗下所有門店的調改工作。

不過,受戰略轉型以及門店調改的影響,公司業績依然承壓。繼連續4年歸母淨利潤虧損後,今年上半年預計再虧2.4億元。

可以預見的是,隨着門店調改的持續深入,永輝超市在短期內,仍將經受業績和市場的雙重考驗。

定增40億

爲了早日像胖東來一樣做生意,永輝超市(601933.SH)日前祭出大招。

7月31日,公司披露定增預案,擬募資約39.92億元,用於旗下門店調改、物流倉儲升級以及補充流動資金或還貸等3大項目,其中,8成募資將用於對旗下298家門店進行"胖改"調改升級。

自去年開始,永輝借鑑胖東來超市模式,對旗下門店進行調整,到該年度末調改完成31家。據公司介紹,這些被調改門店營業收入、客流均實現大幅提升。

今年以來,門店調改行持續進行。據東吳證券研報,今年初到7月底,永輝已開業門店517家,其中調改門店達到146家。

對298家門店的調改,公司將傾注大量資金,項目總投資55.97億元。

爲了配合門店調改工作,公司還將投入3.09億元用於物流倉儲升級改造項目,引進自動分揀線、AGV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並配置數字化、智能化物流倉儲配送系統等,實現對庫存動態變化、商品追蹤等可視化管控。

目前,公司正處於業務發展的關鍵戰略階段,對資金有較高的需求。本次募資中,4.70億元用於補流,可優化債務結構、降低財務風險。截至今年3月,其負債總額爲349.00億元,資產負債率達88.73%。

業績承壓

永輝超市自去年開始戰略轉型,期望通過門店調改,改善商品結構和服務升級,推動公司重新走上正軌。

不過,業績依然經受着較大壓力。

2024年,是公司歸母淨利潤連續虧損的第4年。相比上年度,其經營狀況未有明顯改觀,歸母淨利潤虧損規模擴大至14.65億元。

原因在於,國內零售行業的競爭態勢嚴峻、消費市場疲軟,加之戰略轉型的深入,公司在業績泥潭中越陷越深。

去年,公司關閉尾部門店超過200家。同時,通過出售資產回籠資金18.15億元,以緩解流動性。

今年以來,永輝超市經營狀況依然嚴峻。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潤虧損2.4億元、扣非淨利潤虧損8.3億元。

公司解釋,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戰略轉型,門店調改需要經歷歇業裝修、新設備投入、舊資產報廢、重開業支出,以及人員技能爬坡等大量必要過程;

其次,報告期內,關閉了227家長期虧損的門店,產生租賃賠償、人員賠償、商品出清以及資產報廢等一系列成本費用;

同時,期內公司完成對大量供應商及商品的升級汰換,這些因素對經營帶來較大程度的短期影響。

在東吳證券看來,這些因素對永輝超市的影響只是暫時的,在公司加速調改和關閉長尾門店之後,中長期業績逐步實現修復。

"復刻"胖東來

胖東來因出色的經營理念,近年一舉爆紅,成爲零售行業的標杆。深陷困境的零售同行,紛紛前往河南三線小城許昌考察學習,形成了一股"胖改"熱。

永輝超市雖曾貴爲中國連鎖超市龍頭,但近年持續虧損,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向胖東來虛心求教。

2024年5月,公司董事長張軒鬆帶領100多人"拜師"胖東來。學習完後對胖東來的商品結構、服務標準以及供應鏈水平等大受震撼。

永輝超市對旗下超市門店的調改旋即起。一個月後,在胖東來的幫助下,永輝超市鄭州信萬廣場店閉店改造完成並重新開業。

這家門店通過產品結構重構,優化賣場佈局以及提升員工待遇等措施,打造成傳統商超轉型的標杆,這也是永輝超市首家調改試點門店。

據公開報道,信萬廣場店開業第一天銷售規模188萬元、客流量12926人,分別是其調改前的13.9倍、增長5.3倍。

首戰告捷後,永輝超市對全國其他門店的全面自主調改工作陸續展開。今年6月,已完成了第100家門店的調改。

公司的自主調改工作,主要着眼於三大層面:

其一,門店層面進行從員工薪資、工作時間、賣場規劃等多個系統性調整;其二是供應鏈方面,全面去KA化並逐步搭建供應鏈,強化生鮮優勢;第三,管理層面調整組織架構,實現總部--大區--門店3大層級管理,充分給予一線更多授權。

這種內部治理優化,主要來自於葉國富的主導與推動。

去年9月,葉國富實控的名創優品(09896.HK)官宣,旗下子公司廣東駿才以62.70億元對價,斬獲永輝超市29.40%股權,成爲第一大股東。

今年3月,在永輝超市2025年全球供應商大會上,名創優品創始、董事長兼CEO、永輝超市改革領導小組組長葉國富對外稱,自己看好超市業務,將推動永輝超市要走品質零售路線。

在他眼中,胖東來模式是國內超市最好也是唯一的出路,"不調改必死無疑"。

在名創系的加持之下,永輝超市的調改速度遠比預想要快,擬在2026年完成全部門店的調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