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工高溫下花4小時翻8噸垃圾,幫遊客找回兒童手錶:這不是爲民服務,這是領導在慷一線人之慨
這起新聞越看越讓人生氣。
7月1日,深圳盧女士一家乘坐高鐵從太原抵達大同,下車時不慎遺忘裝入垃圾袋中的兒童手錶。盧女士基於手錶的定位功能查詢,發現手錶仍在車站,應是被當作垃圾處理。
於是乎,次日上午,盧女士撥打12345熱線向當地城管部門求助。要說,12345就是好使。雖然經追蹤,確定手錶已隨垃圾進入中轉站擠壓箱,但箱內有約8噸垃圾,尋物難度陡增,但當地硬是“排除萬難”給辦了。
具體是怎麼辦的呢?那麼,“騷操作”來了。爲儘快找回失物,物業公司緊急將垃圾轉運至垃圾焚燒發電場空地。兩名環衛工人不顧髒亂,徒手在垃圾堆中逐一翻找。經過4個多小時的不懈努力,當日16時50分許,丟失的手錶終於從堆積如山的垃圾中找到,並於當晚送還至盧女士手中。
好了,整個過程,求助人因爲找到了丟失的東西很開心,提供幫助的12345熱線、當地城管部門和物業公司因爲助人爲樂也都很開心,當地的媒體因爲又抓到一條給臉上“貼金”的好人好事更爲開心——煞有其事地登出來尋求表揚。
應該說,到這個時候看,一切都很完美,屬實皆大歡喜的局面了。但是明眼人啊,只要還有同理心和良心的人就咂摸出來滋味來了,總感覺哪點不對勁,總感覺其中少了點什麼。
那麼,少了什麼呢?少的是良心,是“7月份”的酷暑高溫,是“箱內有約8噸垃圾”,是“兩名環衛工人不顧髒亂,徒手在垃圾堆中逐一翻找”,是“經過4個多小時的不懈努力”……
正如有人質疑一樣,又不是人工耳蝸等關乎救命、要緊的工具,一個兒童手錶有必要這樣翻找嗎?誰來心疼環衛工人?誰來體恤環衛工人?高溫補貼給了嗎?相應的獎勵發了嗎?這不欺負底層人嗎?
就這,當地城管局副局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竟然還“一本正經”地迴應,此前也有過幫市民尋找失物的先例,此次並非特殊個例,“這種事情是誰有需求,就可以去找,不能說值不值。做啥是值,做啥不值?我們認爲這是我們該做的,應做的事情,不要把它放得太高,也不要把它放得太低。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
臉真夠大的,慷他人之慨慷到振振有詞的份上,也是沒誰了。真要爲民服務,真是“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你副局長就應該親自帶隊去在8噸垃圾堆裡翻找,這樣還能減輕環衛工人的工作量。畢竟,環衛工人也是老百姓啊,他們其實也有不額外增加工作量的需求啊!
說出這種話來,就已經可見,這種操作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都已經讓某些“官僚”的認知發生了質變,到了把這種事當作理所當然的地步。既習慣了不把底下人當人對待,又習慣了搶奪底下人的勞動果實。
整個過程中,求助人就打個了電話,城管、環衛公司的“官僚”們就接了個電話,沒一個走出空調房。可以說什麼力沒出,到最後卻享受了各種“好處”,有的還摘了人環衛工人的“桃子”。而冒着高溫出工出力的環衛工,啥也沒有。這實在太不公平,怎能不叫人憤慨?
當然,如果當地城管部門當時告知盧女士翻找難度大,無法解決,恐怕既不能給12345熱線一個交代,求助人也不會答應,甚至都有可能再投訴信訪。沒辦法,爲了“滿意率”,爲了不給自己“找麻煩”,只有“慣着”。何況,又不用自己動手賣力氣。
說起來,類似問題基層幹部和一線人員基本上都體驗過,有的那是經常性體驗。領導爲了自己的臉面和名聲,往往不顧客觀實際和不管底下人死活,即便服務對象的訴求不合理,他都滿口答應,然後把棘手的工作交給底下人的人去處理。
辦得好,他就能在政績上濃墨重彩地寫一筆;辦不好,他再把鍋往底下人身上一扣,自己拍拍屁股走人,片葉不沾身。總的就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是以樂此不疲。但底下人可就苦了,但苦就苦唄,自己克服,沒人會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