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永續 臺東偏鄉小學辦太空紅藜栽種教育
臺東縣達仁鄉土阪vusam文化實驗小學於今舉辦「太空紅藜校園栽種教育活動」,讓學生從栽種中培養科學探究精神和永續環境的意識。圖/臺東縣政府提供
爲培養學生對科學與環境的關注,臺東縣達仁鄉土阪vusam文化實驗小學於今舉辦「太空紅藜校園栽種教育活動」,活動不僅結合在地特色作物紅藜,更讓學生親身體驗太空種子的奇妙旅程,從栽種中培養科學探究精神和永續環境的意識。
縣府教育處長蔡美瑤表示,紅藜是臺東重要農產品,此次結合科技爲地方農業與教育帶來新契機,強化學生科學探索精神,促進校園環境教育,培養孩子們具備多元視野與創新能力,藉由作物栽培經驗,讓他們夢想從土地深根飛向太空。
土阪vusam文化實驗小學是國內最早推動原住民族文化實驗教育的學校之一,長期以來致力於「五年祭、狩獵、漁獵、小米」等主題文化課程發展,透過混齡教學模式,深化文化學習。今天辦理太空紅藜種子種植活動,現場安排排灣古謠讚頌、太空紅藜祈福種植育苗儀式及分享會。
學校希望透過活動,學生將觀察太空紅藜的生長變化,並探討環境作物成長的影響,經由親手種植經過太空洗禮的紅藜種子,也讓部落文化與科學教育相結合,提升孩子們對農業、環境保護及科技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