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沭:學習教育助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臨沭縣牢牢把握問題導向,以市場監管領域爲抓手,把學習教育的成果切實轉化爲推動涉企執法改革的強勁動能,通過推出一系列實打實的舉措,不斷提升涉企行政執法的質量和效能,讓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讓企業發展更添暖意。

針對學習教育中梳理的涉營商環境問題,臨沭縣在全縣推行“體檢式”執法,制定實施方案,落實“四清單、一規範”(不罰清單、減罰清單、不予行政強制清單、合規性指導清單及行政執法行爲規範),形成“預防服務在前、指導規範居中、跟蹤回訪續後”的閉環。該縣一肥料企業,曾因廣告宣傳使用絕對化用語面臨處罰,執法人員“上門問診”,出具“體檢報告”指導整改,變“事後罰款”爲“事前預防”。今年3月以來,僅市場監管領域就有10家企業享受到不罰免罰,25家企業獲得減輕處罰,全縣範圍內不罰免罰、減輕處罰惠及企業超百家,減負超200萬元。

依託“魯執法”平臺,讓“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成爲新常態。臨沭縣梳理出236項檢查事項,推行“綜合查一次”。執法人員入企前掃碼報備,跨部門檢查由平臺自動匹配事項,避免“多頭跑、重複查”。截至目前,全縣聯合檢查217次,聯合率達65%,入企掃碼率100%,企業紛紛點贊“擾少了、效高了”。

通過學習教育提升服務“溫度”,切實把“服務意識”融入執法全過程,執法人員上門時不僅查問題,還送政策、教方法。針對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意識弱的問題,選取史丹利等重點企業開展試點,派出專人指導建制度、添設備。今年4月,臨沭縣獲批省級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爲企業築牢“防護網”。

同時,結合學習教育開展“業務大練兵”,通過“市場監管大講堂”等平臺組織培訓,制定《行政執法行爲規範》,定期印發《執法督查簡報》梳理問題、督促整改。執法人員規範執法意識和業務能力顯著提升,文書製作、程序執行更加嚴謹,市場主體和羣衆滿意度穩步提高。(王婷婷 宋祥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