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杜集:鍛造“四支隊伍”奏響新時代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強音
近年來,淮北市杜集區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實戰賦能,注重長效管理,着力加強基層通訊員、網評員、掃黃打非網格員、農家書屋管理員“四支隊伍”建設,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實現從“單兵作戰”到“協同聯動”、從“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爲”、從“問題清單”到“滿意答卷”的轉變,國家級媒體採用量同比增長40%,文化市場違規現象減少60%,隊伍組織力、對外影響力、基層治理力及羣衆滿意度顯著提高,實現高質量發展與羣衆滿意的雙贏。
建強網絡,夯實基層根基
三級聯動,織密組織體系。樹立“大宣傳”理念和“一盤棋”思想,充分發揮區委宣傳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構建“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工作網絡,統籌推進“四支隊伍”建設。明確配備標準,按照區直部門1—2人、鎮(街道)4—5人、村(社區)1—2人的標準,通過“個人自薦、單位推薦、宣傳部審定”等程序,將一批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工作作風好的優秀人員納入隊伍,實現“有人幹事、責任到人”。
機制賦能,規範隊伍管理。制發《杜集區農家書屋管理員職責》《杜集區掃黃打非網格員職責》等文件,細化考覈、激勵、退出機制。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掃黃打非網格員、農家書屋管理員工作情況,開展優秀通訊員評選表彰等。2023年以來,動態調整網評員15人、掃黃打非網格員18人,約談8人,表揚30人,樹立“能進能出、注重實績”的用人導向。
培育本領,提升專業素養
多元培訓,補齊能力短板。“請進來”強理論,邀請媒體專家、行業領軍人物,採用講授式、案例式、模擬式等互動教學形式,舉辦新聞寫作等專題培訓20餘場次,覆蓋700餘人次。“走出去”拓視野,堅持爲用而訓、眼睛向下,聚焦管什麼學什麼、幹什麼訓什麼,組織參加上級培訓200餘人次,開展實地採訪、跨區交流50餘次,推動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
實戰練兵,激發內生動力。以提能提效、方便管理爲導向,組建“供稿羣”“掃黃打非羣”等線上平臺,及時在羣內發佈工作要求、工作動態、工作信息,通過選題剖析、案例分享、互學互查,形成“比學趕超”氛圍。建立“以老帶新”幫帶機制,開展業務練兵20餘次,組織互學互查30餘次,整體提升隊伍專業素質。2023年以來,3篇稿件獲評市級優秀稿件。
活用隊伍,激發工作動能
壯大主流輿論,講好杜集發展故事。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杜集”“新春走基層”等主題,組織通訊員採編新聞稿件5500餘篇,其中,國家級媒體採用300餘篇、省級媒體採用3500餘篇。推出《遇鑑杜集》系列短視頻。新華網海外社交媒體傳播中心臉書賬號發佈杜集版面圖文視頻,首次實現外媒平臺傳播杜集文旅資源。
助力鄉風文明,厚植優質文化土壤。創新“農家書屋+”模式,打造數字書屋45個,讓羣衆足不出戶免費閱讀。將農家書屋與理論宣講、紅色教育、文明實踐等相結合,開展閱讀推廣、紅色教育等活動1000餘場次。例如,梧桐村“送書上門”、南山村“假期公益課堂”、雙樓村紅色經典誦讀等活動惠及羣衆超萬人次,1名農家書屋管理員獲評“全國鄉村閱讀推廣人”。
淨化文化空間,守牢意識形態陣地。掃黃打非網格員累計巡查1600餘場次,提供線索50餘條,查處違規場所450餘家次。(孫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