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熙生物迴應變革:“趙總對現狀並不滿意”
本報記者 許禮清 北京報道
“從嚴治理組織包括對生命科學的長期信仰、對專業的追求和堅持,以及清廉高效的組織人才建設。對以上幾方面的程度和評估,我們沒有一個精準的答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趙總對以上三點的現狀並不滿意,所以才提出明確的要求。”華熙生物相關負責人在回覆《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
近期,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發表了主題爲“從嚴治理組織、重返業務一線、重回創業狀態”的內部講話,直指華熙生物近年業績波動的原因——一部分原因是市場造成的,更大的原因是組織、人才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而主動“踩了剎車”。
記者瞭解到,不久前華熙生物發佈了2024年業績快報,公司2024年營收、歸母淨利潤均出現下滑,營收爲53.7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60.76億元下降11.6%;歸母淨利潤爲1.64億元,同比下降72.27%。
趙燕在講話中,引用了《三體》的警示:“生存並非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對華熙生物而言,能否通過組織重構、技術突破與戰略聚焦重拾高質量增長,將決定其能否在競爭紅海中突圍。2025年,這家“玻尿酸之王”正站在十字路口,其每一步動作都將接受市場與時間的嚴苛檢驗。
人事的“刮骨療毒”
記者發現,趙燕在演講中,直指華熙生物目前的人事問題。“清除”“淘汰”成爲了關鍵詞。
“目前華熙生物已然沒有走出危機,這種危機並不是因爲業績的下滑,危機在於現有組織的熵增遠遠超過了這個時代允許的速度,已經到了必須出重手整頓的時候。”趙燕如此表示。
2024年華熙生物步入變革調整期,趙燕提到,第一階段公司重點進行了流程的調整,把公司失控的動作糾正過來,暴露了很多原來沒有暴露的問題,真正的變革是人的變革,現在剛剛開始。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把那些失去夢想、放棄思考、抱怨環境的人從組織裡面堅決清除掉,每一位團隊成員都應該深刻意識到:態度會影響想法,想法會影響行爲,行爲會影響認知,認知會影響命運。我們不與沮喪的負能量爲伍,整個團隊只能選擇‘相信’的力量,也只有選擇‘相信’的力量。”趙燕表示。
鑑於企業管理之前的寬鬆風氣,趙燕表示:“公司內部滋生了非常多的問題,今年公司已開始了‘刮骨療毒’,對於歷史問題我們絕不姑息放縱,所有貪腐人員無論職務高低,必須在3月31日前限時交代問題、提交辭呈。如超過時間未主動交代的,我們將移交司法部門,不做內部處理。”
同時,在趙燕的演講中還提到,沒有能力在一線工作中拿出具體成果的人,該轉崗培訓的轉崗培訓,該淘汰的淘汰;不瞭解一線工作細節,只會傳達中轉、搞僞組織工作的,一律淘汰。
此外,趙燕還決定收緊外包。核心工作要從簡單蹭風口、簡單組合和外包模式徹底轉向團隊自身能力的建設,外包只能在提升效率、發展生態和開放交流這三種目的下才可以發生,必須在相關管理崗位的人能拿出自己思路的情況下才能推動。不要以任何業績波動來要挾公司收緊外包的決心,降低費用率只是表面的問題,爲組織培養長期競爭力纔是更長遠的考量。
而對於自己的工作計劃,趙燕表示:“對於下一階段的發展,我自己會從過去對研發端爲主的工作走到經營工作的一線,尤其是消費品經營工作的一線,補上從科研產品到品牌的後端鏈路。”
對於組織建設上,華熙生物正在重返創業型組織。趙燕提到,創業型組織的人才特點和建制型企業是完全不同的,建制型企業的流程是約定好的,靠按部就班的規定分工、規定動作驅動,而創業型組織是自我驅動,團隊可以自我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華熙第一階段變革中的流程調整是階段性的,是不得已而爲之的舉措,因爲如果沒有這個階段,組織會徹底失控,很多問題會無法暴露、難以挽回。目前第一階段流程重塑的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下一步的重點是要打破低效官僚團隊的僞工作,重新建立創業型組織,重新培養創業型團隊精神。”趙燕說。
2024年“變革費用”超7000萬元
記者注意到,早在2024年10月,華熙生物就通過官方公衆號發佈了一封公開信,明確表示,近年來,由於外部環境及市場變化,公司機遇和挑戰並存,加之公司經過多年高速發展,戰略進一步升級,因此2023年華熙生物主動做出全面管理變革的戰略決策。
華熙生物在該信中提到,公司聘請了全球知名的IBM管理諮詢團隊,IBM用了4個月時間對公司進行全面調研及系統診斷,經過充分論證和調研,發佈了48個變革項目,從各個方面對公司的組織能力、人才能力進行提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彼時華熙生物宣佈,2024年公司進入“變革元年”。
但變革顯然引起了短期陣痛。根據業績快報,2024年,華熙生物實現營業收入53.71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6%;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1.6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2.27%。
在提到影響業績的主要因素時,華熙生物表示,報告期內,因管理變革的組織架構升級、薪酬體系變革、諮詢公司費用和股權激勵費用等超過7000萬元,管理變革帶來了一定短期成本上升,但爲公司長期發展夯實了基礎。
此外,業績報告中提到,公司加大對長期性、戰略性、前置性的投入,包括推進供應鏈改造,提升生產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落地包括海口、天津、東營、湘潭等產能佈局,相關費用增加超過 1 億元,進一步鞏固全產業鏈優勢。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華熙生物在人事方面也經歷了一些調整。根據公司公告,2024年4月2日,華熙生物上海研發中心功能性護膚品開發總監馬守偉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職務;2024年4月30日,公司副總經理劉愛華、原核心技術人員欒貽宏均不再直接負責研發相關工作;此外,公司核心技術人員王勇志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職務。2025年年初,華熙生物董事、副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郭學平退休離任。
華熙生物在2024業績快報中表示,本報告期的經營結果是公司長期持續增長後戰略性的主動調整,是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是結構性、暫時性和階段性的。管理變革和戰略升級雖然帶來了短期的業績壓力,但從長期來看,這些舉措將爲公司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華熙生物相關負責人在回覆記者採訪時亦表示:“我們相信只有在永不滿足的創始人的推動下,一個公司才能不斷自我迭代,自我煥新。”
(編輯:於海霞 審覈:孫吉正 校對:燕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