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中芯7奈米之後 大陸晶片技術沒進步?真相大反轉

即使面臨美國強力的出口管制,大陸科技巨頭華爲與代工廠中芯仍在2023年推出7奈米晶片,震撼業界。(圖/美聯社)

即使面臨美國強力的出口管制,大陸科技巨頭華爲與代工廠中芯仍在2023年推出7奈米晶片,震撼業界。然而受限於無法取得生產先進半導體的設備,遲遲未能推進新技術,引發大陸晶片業技術到頂的質疑。對此,分析師有不同看法,出口管制加速大陸晶片自主的速度,呈現穩健發展,預測大陸國產AI晶片的比重會在2027年達到55%水準,輝達與超微的比重將大幅下降。

CNN報導,研究機構Bernstein分析師Qingyuan Lin表示,華爲2023年推出美國官員認定極難生產的晶片後,晶片製造技術看似停滯不前,但其實大陸國內的半導體設備公司穩步發展,出口管制創造了一個以前不存在的市場,加速國內替代品的出現。

Bernstein預測,大陸國產AI晶片的比例將在2027年出現顯著提升,預估從2023年的17%飆升至55%,與此同時,輝達及超微等美國供應商的比例將從83%大幅下修至45%。

報導提到,大陸半導體與美國差距非常接近,如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4月前往白宮敦促政府放鬆出口管制措施時的說法,黃仁勳表示,「毫無疑問,華爲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在過去幾年取得巨大的進步,大陸就在我們身後,距離非常非常近。」

市場一度傳出中芯在去年就完成5奈米開發,西方媒體則認爲,中芯預計在今年完成5奈米,但因爲缺乏EUV機臺,使得中芯5奈米的成本昂貴,但良率偏低,初估良率僅約臺積電的三分之一約33%,且成本高出至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