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雲迴應架構調整:更多資源將投入AI和算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倪雨晴

近日,有報道稱,華爲雲發佈了組織架構調整方案,將對多個事業部進行整合重組,將進一步聚焦AI發展。

此次調整中,有多個部門被整合。調整後將形成“3+2+1”業務結構,其中,“3”指通算、智算、存儲,“2”指AI PaaS、數據庫,“1”主要是安全。

多位華爲內部人士向記者確認了上述消息,並表示,內部是在8月22日發文,華爲雲把一些部門進行了合併,同時也取消了一些部門。

對此,8月25日下午,華爲雲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應稱:“本次華爲雲研發組織調整的目的是,通過軟硬協同、架構創新,持續爲客戶打造更領先、更有價值的雲服務。同時,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AI產業和算力產業上。”

同時,對於備受關注的盤古大模型,一位華爲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對盤古大模型將加大投入,持續深耕行業,支持各行各業的客戶做好自己的大模型,同時支持大模型用好昇騰,讓更多AI應用在昇騰上繁榮起來,加速行業智能化。

他還表示,在整體智能算力雲的賽道上,華爲雲將投入更多資源,包括加大對昇騰雲、盤古大模型、數智融合等投入,並且華爲雲也會投入更多的力量,來支持昇騰CANN生態的發展。

事實上,近年來華爲雲一直在優化業務結構。2021年,華爲取消雲與計算BG,更名爲“Cloud BU”,雲業務作爲一級部門,承載着華爲增長新引擎的角色。隨着AI浪潮到來,與之息息相關的雲業務非常關鍵,面臨着機遇和挑戰。

一方面,AI算力產業鏈市場節節攀升帶來新空間,華爲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雲計算業務包含跨分部交易的收入金額爲688億元,同比增長24.4%。

圍繞着生成式AI,華爲內部很早就開始佈局,包括雲、大模型、鯤鵬、昇騰、存儲等等。其中,華爲雲涉及的AI業務很廣,涵蓋盤古大模型、昇騰雲等,伴隨着AI產業加速進化,華爲雲內部的組織結構和協作方式,也在持續調整中。

另一方面,2022年以來,雲計算行業整體轉型正在加快。增速來到平臺期後,如何提升質量、提高利潤成爲重點,頭部廠商們也在進行組織和業務的大調整來增強競爭力,通過變革來尋找新增長點。

Canalys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阿里雲在中國雲服務市場中佔據33%的份額,華爲云爲18%,騰訊云爲10%。

如今,雲服務商們的競爭維度不僅僅是上雲,而是考驗從芯片、數據中心,到平臺、上層應用,再到市場渠道等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