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證券:AI普惠化趨勢下,產品大規模落地可期

2月28日,華龍證券發表研究報告稱:定價低廉+性能比肩全球頂尖模型+開源,DeepSeek引起全球關注。2025年1月20日,DeepSeek正式發佈DeepSeek-R1模型,並同步開源模型權重。該模型在後訓練階段大規模使用了強化學習技術,在數學、代碼、自然語言推理等任務上,性能比肩OpenAI的o1正式版。API定價方面,DeepSeek-R1 API服務定價爲每百萬輸入tokens1元(緩存命中)/4元(緩存未命中),每百萬輸出tokens16元;約是OpenAI-o1對應定價的1.8%/3.6%和3.7%。技術路徑上,DeepSeek-R1拋開傳統監督微調路徑,通過強化學習和冷啓動數據的結合,在推理任務中取得了與OpenAI-o1系列模型相當的性能,爲國內AI產業提供了極具性價比的選擇方案。

算力:看好國產算力長期需求增長,雲服務仍是最直接受益方向。(1)算力芯片:長期需求有望高增,關注大廠資本開支。DeepSeek打破單純依靠算力投資強度提高AI性能的路徑,證明算法也可以推動AI性能提升。短期來看,這對算力硬件端產生了較大沖擊。但長期來看,deepseek將大模型的成本大幅降低,實現了不同規模公司在AI領域的“平權”,給AI發展創造新的道路,是對人工智能的一次歷史級推動,將刺激算力需求增長。隨着deepseek對大模型的更新與推動,海內外科技龍頭之間的算力競爭或將更加激烈,帶動整體需求增長。1月份deepseek發佈後,海外大廠加大投資以應對新變化的訴求更加強烈,微軟、alphabet(谷歌母公司)、亞馬遜和Meta等四家公司2025年資本支出累計將達到至少3200億美元,較2024年2460億美元大幅增長。金融時報稱,持續加大的投入將主要聚焦數據中心建設和雲服務,以保證其在與中國大模型的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國內方面,騰訊、阿里等主要雲廠商近年來資本支出維持高水平,作爲國內大模型領頭羊,字節有望實現後來居上。(2)雲服務:雲服務仍爲最直接受益方向。根據SynergyResearchGroup的數據,2024年全球雲基礎設施服務市場增長了22%,達到3300億美元。通過結合新的GenAI平臺服務、GPU即服務以及對各種其他雲服務的增強,生成式AI至少貢獻了雲服務收入增長的一半。海外大廠方面,AI推動雲廠業績增長邏輯已被初步驗證。長期視角下,儘管DeepSeek降低了單個模型的部署成本,但部署大模型的成本下降有望吸引更多廠商關注並使用AI技術。DeepSeek的接入促使雲廠商提供更多樣的算力租用方案、優化模型部署流程,推動雲服務普及並提供增值服務。認爲,DeepSeek之後,雲服務相關廠商爲直接受益方,有望率先進入業績兌現期。

端側:算力平權下的受益方向。邊緣AI是大模型和智能硬件的結合,包含了算法、芯片、硬件等整個產業鏈上下游。Deepseek模型算法的進步大幅壓降了推理成本,使得輕量化模型更容易在端側部署,各應用場景下的端側智能有望迎來快速發展,預期部署落地時間或將提前。

AI應用:AI普惠化趨勢下,產品大規模落地可期。DeepSeek的開源和低成本特性有望促進AI技術普惠化,使AI應用更具爆發潛力。認爲,AI有望深度賦能傳統SaaS、IaaS業務模式,打造產品差異點,打通各類垂類場景中的“最後一公里”需求堵點,刺激消費意願。同時,海外方面,部分AI應用相關個股已逐步兌現業績,在AI應用前沿落地場景中,全球AI應用產業有望迎來共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