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又有新堰塞湖!滿水位60萬噸24小時內溢流 已疏散施工人員機具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今天又發現新的堰塞湖,地點在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1公里處,滿水位約60萬噸,預計24小時內溢流。圖/林保署提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將滿月,今天又發現新的堰塞湖,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稍早證實,地點在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1公里處,滿水位約60萬噸,預計24小時內溢流,也疏散下游的施工廠商跟機具。

季連成表示,如果以堰塞湖來看,新的應該有點像蓄洪池,只有50萬噸,比馬太鞍溪堰塞湖最早9100噸、現在155萬噸更小。50萬噸的話,即便真的全部流下來,水位大概增加50至70公分,不會影響便橋。爲了安全起見,會先疏散中下游的施工,等它溢流完,確定沒問題再下去施工。

季連成指出,它在慢慢溢流,慢慢溢流當然不會有問題,就怕它溢流時的衝擊速度很快,會把衝散堵住它的壩體,水就會一次下來,大概要20至24小時就可以確定它的壩體是否可以衝下來,若衝下來就解決問題。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羣策說,今天空勘時形成新的堰塞湖,它是在沖刷的V型河道里的土體,就是堰塞湖下方部分土體坍塌,造成一個比較小的堵塞,如果慢慢淤積可能是50至60萬噸的水。因爲這個土體非常不穩定,所以24小時內應該會沖掉,下來的水位會是50至70公分。

黃羣策指出,爲了慎重起見,也有疏散下游的施工廠商跟機具,顧及人員安全,另會評估如果真危及相關民宅,也會通知村落緊急疏散。

至於紅色警戒調降成黃色警戒的時程,季連成說,不是他考量,要請中央考量,中央會依據現在狀態和天氣做評估,會在適當的時間宣佈。馬太鞍溪、燕子口堰塞湖都是紅色警戒,他直言紅色警戒地方滿多,北部很多地方都紅色警戒,土石流的紅色警戒都有。

花蓮縣政府表示,經確認,林保署觀測在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1公里處,形成一小型堰塞湖,滿水位約60萬噸,預計24小時內溢流,請機具及所有作業人員離開河川區域,臺9線馬太鞍溪橋便道隨時預警性封閉,請用路人提早規劃改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