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湧泥流 萬榮夜驚魂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警方昨天協助長者撤離至收容所。圖/鳳林警分局提供
鳳凰臺風逼進,花蓮昨晚雨勢轉大,馬太鞍溪水位上升,疑似堤防擋不住大水,萬榮鄉明利村馬太鞍聚會所周遭出現泥流,安全島幾乎看不見,水勢半小時內退去。光復、鳳林和萬榮撤離近五千人,許多人清空一樓才離去。
陳姓災民說,上次家中一樓被洪水衝個精光,這次全搬上樓,「再被淹就是命」。劉姓災民說,之前真的被水災嚇到,這次大家比較有警覺,陳姓婦人說,好不容易整理好家園,感覺做白工,非常憂心。光復鄉大同村長邱金仲說,全村位在低窪處都要撤離或依親,他提醒村民要把所需物品及藥品裝進避難包內。
林保署花蓮分署昨上午發佈紅色警戒,隨即啓動撤離作業,下午安排六輛遊覽車與十輛軍卡車支援撤離;警車也到各村廣播宣導,若住戶不在家,則在門外張貼警示要求撤離,選擇依親須籤切結,共撤離光復鄉四七三三人、鳳林鎮一五七人、萬榮廿人。
花蓮縣政府上午緊急召開整備會議,縣長徐榛蔚與中央視訊連線。徐說,鳳凰臺風帶來強降雨,光復、萬榮與鳳林等地均屬紅色警戒區,縣府已啓動一級災害應變中心,強制撤離。
「目前最迫切問題是內水排不出」徐榛蔚強調,已請第九河川局全力疏濬光復溪及馬太鞍溪,呼籲中央正視並加速處理堰塞湖的工程問題,才能解決鄉親每逢豪雨就撤離的困境。
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根據監測,馬太鞍溪堰塞湖湖區面積十二點六公頃、蓄水量約一四九點二萬噸,颱風期間若降雨集中,仍有潰決風險。先前曾評估若再形成堰塞湖,蓄水量可能達一千五百噸,約目前堰塞湖的十倍。
內政部長劉世芳在連線會議中表示,堰塞湖問題,中央團隊正加緊研擬科技與工程方案,同時動員國軍與中央資源,全力支援地方度過風雨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