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災區清溝進度 彭啓明:今挺進超過20公里

花蓮縣光復鄉洪災已逾2周,淤泥的清除仍是重點工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花蓮縣光復鄉洪災已逾2周,現階段重點工作爲長達30公里側溝清淤。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昨天的清除進度已經突破18公里,今天將要挺進超過20公里,也強調志工們讓大家看到「臺灣人的溫度與韌性」,真的很感恩。

彭啓明指出,光復鄉的水溝長達 30 公里,整條都塞滿,光靠把各縣市環保局全部專業機具人力調來恐怕半年都清不完。這次在災區淤泥及廢棄物過多的情況,無法去定義真正的專業人士,就連國軍也是,因此大量及熱心志工的協助,不僅提升清除效率,更能縮短復原時間。

彭啓明說,有朋友問自己,身爲環境部長,不是應該做更有高度的事情,怎麼連水溝通不通都要來呼籲?但正因爲這是最基本、最不起眼的事,才更應該要來重視。水溝是城市的血管,水溝不通,不只是排水問題,連廁所都會受影響,流動起來,生活纔會真正恢復。其實很期待每位地方政府夥伴,都要把這看不到的當成基本功,大家平常更要重視這個工作。

彭啓明指出,這幾年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7月、8月到現在,臺灣真的沒停過。環境部和各縣市環保夥伴一路面對光電板、石棉瓦、巨量廢棄物、巨量淤泥與垃圾,每次都是新挑戰,也逼着我們用新的方法去應對,也希望未來能夠從這幾次的巨型天災中來做防災、環境守護的體質調整、制度革新。

彭啓明表示,在世界各地,災難過後最讓人感動的,永遠是那些願意伸出手的志工。這次花蓮淤泥深、廢棄物多,連國軍都忙不過來,但因爲有志工在,清理的速度變快了,復原的時間也縮短了,讓全臺灣都看到「臺灣人的溫度與韌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