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金證券:C端AI醫療應用推出行業生態逐步整合 國內外科網公司積極佈局
智通財經APP獲悉,華金證券發佈研報稱,近日,螞蟻集團發佈AI健康應用“AQ”,應用內提供健康科普、就診諮詢、報告解讀等上百項AI功能,連接全國超5000家醫院、近百萬醫生、近200個名醫AI分身等專業醫療服務。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中國“AI+醫療”市場規模預計從2023年的88億元激增至2033年的3157億元,十年間複合年增長率高達43.1%。AI醫療相關應用伴隨技術發展逐步由B端向C端滲透,各科技互聯網公司基於技術與數據優勢推動行業發展。
華金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事件:6月26日,螞蟻集團發佈AI健康應用“AQ”,應用內提供健康科普、就診諮詢、報告解讀等上百項AI功能,連接全國超5000家醫院、近百萬醫生、近200個名醫AI分身等專業醫療服務。目前,AQ已與魚躍、三諾等健康管理設備合作,與vivo、華爲、蘋果等可穿戴設備打通,可根據血糖、睡眠、運動等信息提供專屬健康建議。
模型發展與政策指引助力AI醫療行業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中國“AI+醫療”市場規模預計從2023年的88億元激增至2033年的3157億元,十年間複合年增長率高達43.1%。根據阿里雲數據,截止2024年底,對外提供醫療領域AI應用的產品和服務且已備案的模型和算法數量已達101個。該類備案的模型和算法分佈:問診對話佔比48%、健康評估與諮詢佔比24%、病歷生成與結構化醫學報告生成佔比14%、輔助診斷佔比5%。
根據智藥諮詢數據,2017-2024年中國AI+醫療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從早期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和醫學影像標準化(2018年國務院文件),到2024年《衛生健康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參考指引》細化84個場景應用,覆蓋診療全流程,強化基層醫療能力建設與數據互通共享。2024年以來,對DeepSeek等AI醫療技術的政策導向以“場景驅動、規範先行”爲核心,既通過頂層設計加速技術賦能基層,又通過法規約束確保安全可控,地方政府與醫療機構普遍持開放態度。
國內外科技互聯網公司積極佈局醫療行業
國內公司:京東:2023年7月京東健康發佈自研醫療模型“京醫千詢”。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京東健康即時零售已與全國超15萬家藥店門店建立合作。字節跳動,2020年通過收購醫學科普平臺“百科名醫網”、互聯網醫療公司幺零貳四進入醫療行業,並佈局AI+生命科學上游技術,組建AIDD(人工智能賦能藥物研發)部門。騰訊:推出“騰訊覓影”AI影像平臺,用於肺炎、肺癌、眼底等疾病的早期篩查;開發“AI輔助診斷系統”,提升醫生診斷效率。推出人工智能藥物發現平臺“雲深智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新藥研發。
海外公司:谷歌:2024年11月11日宣佈開源AI蛋白質結構預測工具AlphaFold3的源代碼和模型權重。英偉達,2024年11月19日宣佈開源AI製藥框架BioNeMo,超200家藥企採用。微軟:2025年3月4日發佈醫療界首個用於臨牀工作流程的AI助手MicrosoftDragonCopilot。
標的方面
AI醫療相關應用伴隨技術發展逐步由B端向C端滲透,各科技互聯網公司基於技術與數據優勢推動行業發展。建議關注:阿里巴巴-W(09988)、騰訊控股(00700)、京東健康(06618)、美團-W(03690)、水滴公司(WDH.US)等。
風險提示
政策不確定性、市場競爭加劇、AI等相關技術發展低於預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