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快 交部評估分段推動

交通部上月底審查「花東快速公路」(花東快)可行性評估,以造價高、經濟效益低爲由退件,引發花蓮縣長徐榛蔚及地方議員不滿,交通部昨表示「不存在退件課題」,已請公路局補強內容及評估分段推動的可行性;蘇花安計劃已規畫到崇德,若要銜接蘇花安並往南延伸,花東快的「崇德-新城段」這3公里效益最大。

中央評估分階段推動,徐榛蔚說,交通建設不只是經濟數字計算,更是人民生命安全保障,若僅有「崇德-新城段」,無法真正解決花東交通長期以來的困境。她呼籲中央應正視交通平權,應儘速補完環島快速道路最後一環。

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公路局2019年起重新辦理花東快可行性評估,評估範圍擴大北自崇德、南至臺東市,初步已完成環境景觀衝擊、路堤切割開發區、土方、經費、效益等評估,總經費規模達3614億元。

陳彥伯說,經交通部審查,2月24日已將相關單位意見送請公路局,建議補強內容、研究分段推動可行性。

公路局長陳文瑞說,重大工程中,大多會有分段推動或優先段建議,公路局報告中提到,蘇花安計劃已規畫到崇德,若要銜接蘇花安並往南延伸,建議可先做「崇德-新城」段,效益最大。

公路局初步評估,「崇德-新城」經費約90億元,若再往南做「新城-吉安」路段,長度約26.6公里,經費約800億元,也就是說,「崇德-吉安」總長約30公里,總經費約900億元;交通部已投入逾3614億元,未來再受通膨及原物料上漲影響,總經費恐高達4000億元。

無黨籍縣議員魏嘉賢說,在財政能負擔下,可分段、分時間完成民衆基本的交通需求,不要把花東快政策屏除在外。

民進黨籍縣議員胡仁順建議,可先推動臺9線崇德至壽豐路段,不僅具經濟效益,也能提升東華大學師生聯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