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創近10年新高,這些主題ETF大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8月18日,大家被“上證綜指創10年新高”的消息刷屏。同時,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科創50等A股主要指數也收穫不錯的漲幅,其中也有指數創出近年新高。
衆所周知,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產品跟蹤的是某個特定市場指數的表現,比如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等。在滬指創近10年新高的歷史性時刻,全市場ETF表現如何呢?
以寬基ETF爲例,根據Wind(萬得)數據,有不少產品確實是在8月18日當天創出歷史新高,但這些基金幾乎都是在2021年後成立。如果把時間拉長至近5年或近10年,會發現多數ETF當前淨值還遠沒有達到2021年峰值水平。
相比之下,一些主題指數由於近年來漲勢喜人,相關ETF在2025年達到歷史新高的概率更高。例如中證金融地產指數2024年至今上漲近40%,多隻跟蹤該指數的金融地產ETF均在近期創出近10年新高。
並非所有ETF業績優秀
受上證綜指創新高影響,相關基金淨值也隨之水漲船高。以富國上證綜指ETF和國泰上證綜合ETF爲例,這兩隻產品跟蹤的是上證綜指,前者成立於2011年1月底,後者成立於2020年8月。2025年8月18日,這兩隻ETF淨值達到成立以來新高。
不過,並不是所有ETF都有這樣的業績,主要源於不同產品跟蹤的指數不同。
事實上,除了上證綜指,不少指數距離2021年高點還有一定距離。例如,8月18日滬深300指數收於4239.41點,而2021年初高點爲5930.91點,相差28.52%;上證50指數收於2838.87點,而2021年初高點爲4110.18點,相差近31%;創業板指收於2606.20點,而2021年7月一度達到3576.12點,也就是說,創業板指距離2021年峰值相差27.12%。其他指數也有類似情況。
也正因如此,2025年以來,跟蹤相關指數的ETF雖然收穫不錯的回報,但與2021年高點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果選擇幾類比較有代表性的寬基ETF,包括跟蹤上證綜指、滬深300指數、上證50指數等產品(這些ETF都是成立至今已滿10年的產品,其業績走勢具有代表性和說服力),做一個統計,可以看到,除了跟蹤上證綜指的產品,其他產品都沒有超越2021年峰值,哪怕是一些2025年以來回報率已經超過20%的寬基ETF。
有頭部公募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這與上證指數的特點有很大關係:“上證綜指覆蓋上交所全部上市公司,前十大權重股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石油等金融、能源和工業巨頭。這些板塊在2025年受益於政策支持和盈利改善,直接推動指數上漲。另外全球市場從2024年開始轉向價值股偏好,上證綜指中的銀行、能源等傳統行業符合這一趨勢。而滬深300包含更多消費和科技龍頭,創業板指則以新能源、醫藥等高成長行業爲主。這些板塊在2021年後經歷了估值回調,例如消費行業因需求疲軟利潤下滑,科技板塊受國際競爭和技術迭代影響盈利承壓。”
部分主題ETF創下新高
相比寬基指數,部分主題指數近年來漲勢良好,跟蹤這類指數的ETF產品也在近期創下歷史新高。
舉個例子,中證金融地產指數選取中證800指數樣本中屬於金融和房地產行業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爲指數樣本,以反映中證800指數樣本中金融和房地產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根據Wind數據,該指數成分行業中,金融行業佔比95.82%,房地產行業佔比4.01%,且金融佔比近年來持續提升。
2024年至今,中證金融地產指數漲幅約40%,跟蹤該指數的ETF產品也實現可觀的收益。
截至2025年8月18日,嘉實中證金融地產ETF單位復權淨值創下歷史新高,匯添富中證金融地產ETF也達到近10年新高,這兩隻產品跟蹤的是中證金融地產指數。其中,嘉實中證金融地產ETF成立於2014年6月,單位復權淨值爲2.5916元,年內上漲12.85%,近10年漲幅爲55.59%;匯添富中證金融地產ETF成立於2013年8月,淨值爲2.0552元,年內漲幅爲12.71%,近10年上漲36.37%。這兩隻產品成立以來實現了翻倍。
另一隻代表產品招商深證TMT50ETF成立於2011年6月,跟蹤的是深證電子信息傳媒產業50指數(深證TMT50指數)。該指數反映的是深圳證券市場中的科技、媒體和電信類上市公司的整體運行情況,2024年至今累計漲幅近44%。截至2025年8月18日,招商深證TMT50ETF單位復權淨值達到2.5707元,創下近10年新高。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Wind統計數據中發現,成立至今滿10年的股票型ETF中,不乏近10年淨值翻倍的產品,但也有這10年處於虧損的情況。
例如,近10年回報最高的兩隻股票型ETF是華夏上證主要消費ETF和嘉實中證主要消費ETF,這兩隻基金分別跟蹤的是上證和中證的主要消費行業指數,近10年收益率分別達到124.97%和122.73%。另外一隻跟蹤中證主要消費行業指數的產品彙添富中證主要消費ETF也收穫118.05%的回報率。
當然,也有ETF業績近10年出現虧損。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這些ETF產品成立時間比較長,並且跟隨相關指數穿越了幾輪牛熊,在某個階段出現虧損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並且即使跟蹤同一指數,成立時間不同也會顯著影響收益,在高點成立的產品更易面臨長期回本壓力。
例如同樣是跟蹤中證500指數的產品,在2013年成立的南方中證500ETF、廣發中證500ETF、嘉實中證500ETF、景順長城中證500ETF至今已經淨值翻倍,但在2015年成立的幾隻產品卻至今處於虧損狀態,只能說“時”與“勢”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