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衝關3700點背後:散戶跑步入場、主動權益贖回“降溫”
在氣勢如虹的“八連陽”後,A股市場再次上演衝高回落行情。
8月14日,上證指數盤中猛攻至3704.77點,創2022年以來新高,但午後空方反撲致指數回落,最終失守3700點整數關口。儘管兩市超4600只個股下跌,但市場卻逆勢放量,單日成交額達2.3萬億元。其中小單淨流入近來持續攀升,短線炒作情緒有所升溫。
與此同時,權益基金也顯現強勁賺錢效應:全市場12只基金年內收益翻倍,創新藥ETF集體領漲。新基發行同步回暖,主動權益產品的募資額同比增三成。值得注意的是,隨着市場對於當前市場牛市共識的逐步形成,主動權益產品的“贖回魔咒”似乎有所鬆動。
“本輪A股市場持續上行是在經濟弱復甦下的非典型牛市,即無風險收益率維持低位、風險偏好持續上升,而企業盈利尚無顯著改善。”金鷹基金權益研究部金達萊對第一財經表示,此情形下,各類主題活躍、輪動速度極快,建議可以通過均衡配置來應對。
3700點“一日遊”
8月14日,A股市場衝高回落,上證指數盤中一度上衝至3704.77點,不僅越過去年“924”行情高點(3674.4點),還刷新了自2022年以來新高。但隨後空方發力,指數震盪下挫,最終收於3666.44點,3700點得而復失。
概念板塊之中,多元金融板塊延續強勢。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僅非銀金融板塊逆勢上漲,其餘行業盡數收跌。具體而言,“牛市旗手”券商領漲,如長城證券“10CM”漲停;保險板塊亦表現活躍,如中國太保上漲4.87%。
市場整體呈現“跌多漲少”的分化格局,全市場超4600只個股下跌。但市場交投尤爲活躍。Wind數據顯示,8月14日全天股票交易總成交額爲2.3萬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放量1300億元左右,創年內單日成交額新高。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本輪牛市行情中,散戶成爲主要的增量資金來源之一。新開戶數據印證了中小投資者的入市熱情。今年7月,上交所A股新開戶196.36萬戶,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71%;年內累計新開戶總量達1456.14萬戶,同比增長36.9%。
此外,小單(指小於1萬股或5萬元的成交單)淨流量持續上升,也從側面反映出市場短線炒作情緒有所升溫。數據顯示,7月滬深兩市的小單淨流入額超過4893億元,較上月增加近六成;而8月還未過半,小單淨流入額已有近2245億元,其中8月14日單日數值更是刷新近三個月來新高。
對於市場突破前高的意義,廣發基金投顧團隊認爲,上證指數突破3674點這個關鍵點位,標誌着“動量效應”與“賺錢效應”進入正向循環,有望進一步吸引增量資金入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該團隊表示,當前海外市場持續交易“降息預期”,外部不確定性對市場的擾動或相對有限,而國內積極政策信號延續,權益市場風險偏好顯著增強,市場賺錢效應與增量資金流入形成正循環,帶動了近期市場大漲。
永贏基金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市場進入熱度提升期,資金面持續形成正循環,驅動指數再上臺階。該人士認爲,背後的驅動因素在於:一方面,7月以來,“反內卷”、雅下水電站等經濟遠景敘事的政策給市場帶來供需兩端的改善預期;另一方面,近期兩融、遊資等高風險偏好資金加速入市,與公募、險資、外資等機構投資者形成共振,市場增量資金不斷形成合力,從而驅動指數上漲。
權益類賺錢效應改善
隨着A股市場持續回暖,權益類基金的賺錢效應進一步放大。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全市場年內復權單位淨值淨增長率超過100%的基金已有12只(僅計算初始基金,下同),其中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A依舊領跑,年內回報達到132.55%。
此外,長城醫藥產業精選A、永贏科技智選A、中銀港股通醫藥A、永贏醫藥創新智選A等“翻倍基”的同期表現則超過110%;指數基金的業績也同步飆升,尤其是創新藥領域,如匯添富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萬家中證港股通創新藥等ETF等5只產品年內淨值也實現翻倍。
主動超額迴歸疊加市場賺錢效應顯著,推動新基金髮行市場回暖。以基金成立日計算,截至8月14日,今年新成立的基金髮行份額超過6700億份,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合計達到44.93%,其中主動權益產品的合計發行份額達到近66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三成。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投資者對新發主動權益產品的接受度和偏好有所修復,但“回本即贖回”的現象仍存。不過部分機構觀察到,伴隨市場由熊市的反彈思維轉向牛市的反轉思維,主動權益基金以往的上漲贖回趨勢已經減弱,資金端的負循環低谷期或已悄然走出。
據興業證券測算,6月主動權益基金單月淨贖回已經收斂至121億元,較3月以前大幅收斂,再加上單月100億元至150億元左右新發規模,主動權益基金負債端已經維持穩定,資金端的負循環低谷期或已悄然走出。
站在當前時點,金達萊認爲,A股創階段新高,高風險偏好資金積極做多。投資策略層面,短期指數打開空間後,結構輪動或仍有機會。“後續來看,預計國內政策發力方向和中報業績將指引市場形成新共識”。
在她看來,行業配置上可以通過均衡配置來應對快速輪動。金達萊以科技方向爲例分析:AI海外鏈和創新藥等景氣行業在經歷市場資金集中抱團後已變得交易擁擠,增量資金恐高或尋找低位品種。
“建議可關注圍繞AI主線且股價賠率相對合適的AI應用和半導體先進製程等方向,近期國家有關AI應用及自主可控領域均有政策呵護,隨着企業端盈利模式跑通,盈利性將逐漸體現。”金達萊稱。
永贏基金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當前市場上漲的核心邏輯穩固,即政策託底決心明確、新動能持續涌現、增量資金入場趨勢未改,長期向好基礎依然堅實。“隨着中長期資金入市通道打通,以及兩融、私募等高偏資金入市提速,市場資金面迎來積極改善,此外7月非農提升美聯儲9月降息預期,海外流動性寬鬆加上對中國資產仍顯著低配,外資迴流有望進一步驅動A股流動性持續改善”。
在該人士看來,現階段市場聚焦醫藥、海外算力等高景氣方向。而從中期結構上看,國內科技、製造業反內卷或許更可能成爲市場主線結構。不過該人士也提醒道,9月閱兵前後市場或存在交易邏輯的切換,當前由情緒驅動的快速上漲特徵更明顯,後續或需要由基本面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