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北交易所,最新發聲

6月28日至6月29日,2025上市公司論壇在浙江省溫州市舉行。論壇上,上交所副總經理王泊、深交所副總經理李輝、北交所副總經理周箴,分別就資本市場服務新質生產力等話題進行發言,並介紹下一步改革發展方向。

上交所副總經理王泊:將推進科創板

“1+6”改革舉措和示範案例落實落地

上交所副總經理王泊表示,證監會近日推出進一步深化科創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接下來,上交所將紮實推進科創板“1+6”改革舉措和示範案例落實落地,加強宣傳引導和政策解讀,不斷增強制度吸引力、競爭力,持續提升市場獲得感,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

王泊認爲,當前,我國正處在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時期,資本市場也正處於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關鍵階段。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爲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時也爲引領上市公司價值重估提供了不竭動力。在新一輪市場重估過程中,科技、消費、紅利這三類資產起到引領作用,而這背後離不開政策、科技、改革這三重敘事的共同作用。

王泊介紹,近年來,上交所從融資端、投資端、交易端、服務端等多維度,推動“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落地。同時,上交所持續完善、豐富指數體系,爲市場提供更多樣化的投資標的,引導各類中長期資金通過指數化投資方式配置資產。目前,滬市股票ETF已實現對重要寬基指數和中證一級行業的全覆蓋,規模突破2萬億元。

王泊表示,“併購六條”自實施以來,滬市披露各類資產重組方案676單,同比增長15%;重大資產重組80單,同比增長200%。其中,產業併購佔據主流,新興行業通過併購完善產業鏈佈局、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傳統行業通過重組進行產業整合、提升集中度。同時,上市公司之間的吸收合併、私有化上市公司開始增多,標誌着產業併購邏輯的不斷升級。

深交所副總經理李輝:深交所

正緊鑼密鼓謀劃創業板改革

深交所副總經理李輝表示,創業板已成爲資本市場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生動實踐。自誕生之日起,創業板即承載着服務創新使命,爲此進行了一系列貼近創新型成長型企業發展特徵的制度嘗試與創新,目前已成爲深市高成長優質企業聚集地、高水平創新動能策源地、高質量民營企業主陣地。

截至今年5月底,創業板上市公司1380家,佔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25.5%,總市值爲12.7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14.7%。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231家,佔比89.2%;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929家,佔比67.3%。

“過去16年,創業板在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市場制度機制、提升市場功能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但也面臨權重行業預期轉弱、上市公司分化加劇、新興產業後勁不足等新問題、新挑戰。”李輝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爲代表的前沿科技正在重塑經濟格局,這對資本市場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6月18日,證監會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宣佈,創業板正式啓用第三套標準,支持優質未盈利創新企業上市。李輝表示,目前深交所正按照證監會統一部署,緊鑼密鼓地謀劃創業板改革,初步考慮從支持優質創新企業發行上市、提升股債融資靈活性便利度、更大力度支持併購重組和促進創業板投融資平衡等方面推出改革措施,構建有利於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制度安排,突出創業板支持優質科技型企業屬性,鞏固和強化創業板服務創新、成長、創業功能,引導更多資源向新質生產力領域集聚。

李輝介紹,創業板改革過程中着力做到“三個突出”。

一是突出服務大局。立足適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全局,通過推進新一輪改革,增強創業板制度包容性、適應性,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

二是突出問題導向。系統梳理制約創業板市場功能發揮的堵點難點,聚焦市場主體急難愁盼問題,拿出更多硬招實招,增加改革含金量、市場獲得感。

三是突出改革協同。統籌好多層次資本市場各板塊協同,堅持錯位發展、辦出特色,借鑑吸收好的經驗做法,充分考慮創業板自身特點,形成差異化的制度安排,推進投融資綜合改革。

北交所副總經理周箴:守正創新

賦能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北交所副總經理周箴表示,北交所錨定“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戰略目標,針對中小企業設置了多元的上市標準、特色的融資併購制度、精細化的持續監管規則,企業創新活力逐步顯現,市場生態得到大幅改善,突出體現爲四個“新發展”趨勢。

一是結構新,企業數量和質量持續向好,北交所公司共268家,其中中小企業佔比81%;二是動能新,創新屬性逐步凸顯,北交所公司中,國家級“小巨人”企業佔比超一半,2024年平均研發強度達5.04%;三是活力新,投融兩端逐步活躍,2025年以來日均成交額達294億元,上市公司積極運用融資併購工具做優做強;四是機制新,北交所實施一體化監管與服務,實現貫穿各環節的全鏈條監管。

在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背景下,創新型中小企業仍面臨多重現實挑戰。面對市場新形勢,周箴表示,北交所將統籌抓改革、優服務、強生態等各項工作舉措,促進北交所市場平臺功能更好地發揮,助力中小企業跨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具體來看,一是保持高質量企業供給。立足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不斷優化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指標體系,重點支持符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契合資本市場發展需要的優質成長型企業上市,進一步暢通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企業融資上市路徑。同時,堅守市場定位,做好准入把關,圍繞中小企業特點,提高審覈問詢的針對性和精準性,從源頭上不斷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二是堅持嚴監嚴管,提升公司質量。北交所將堅決打擊各類違規行爲,強本強基、嚴監嚴管,持續推動新“國九條”和“1+N”政策體系落地見效。一方面強化內在約束,引導上市公司以內容管理爲抓手,發揮審計委員會內審部門等機構的監督作用,提升“關鍵少數”規範意識,從源頭上築牢合規根基。另一方面突出嚴監嚴管,對各類違規行爲零容忍,加強自律監管與行政監管的有效銜接,協同推進民事、刑事等立體化追責工作,切實維護投資者利益。

三是支持企業利用併購重組等市場工具發展壯大。積極推動“併購六條”等政策相關案例落地,支持符合商業邏輯的跨行業併購、收購未盈利資產等案例落地,支持北交所上市公司併購新三板掛牌公司,支持中小企業利用併購重組尋求第二增長曲線。同時,推動完善北交所市場的融資工具,以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四是鼓勵支持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北交所市場。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優化投資者結構,加快推進北交所做市商擴容,推動市場機構將資源向普惠金融服務傾斜,加大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關注力度、服務力度和投資力度。

(本報記者 黃一靈 黃靈靈 楊潔 聯合報道 )

轉自:中國證券報-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