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寧公安零距離護航崀山文旅高質量發展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阮佔江 帥標 通訊員 田衛東 羅俊

全市政法巡迴服務行動啓動以來,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公安局立足職能定位,通過深化政法服務巡迴服務團“一景一室”警務模式建設,着力營造園區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高效優質的政務服務環境以及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護航崀山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了涉旅交通事故零死亡、刑事案件零發案、涉旅警情糾紛零投訴、旅遊安全事故和火災事故零發生的“五零”目標,爲舜皇裡文旅產業園獲評國家級文旅融合典型案例、湖南省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湖南文旅新業態示範基地提供了有力的公安支撐。

構建政法巡迴服務團“一景一室”模式

精築巡迴服務“橋頭堡”

立足文旅產業作爲縣域經濟支柱的戰略定位,新寧公安將政法巡迴服務文旅發展作爲重要政治任務,以政法巡迴服務團“一警一室”警務模式爲核心載體,推動政法巡迴深度前置,實現服務企業“零距離”。

一是打造專業政法巡迴服務團隊。新寧縣公安局黨委精心遴選政治素質過硬、法律素養精湛的骨幹民警,組建專業化政法巡迴服務團。服務團由局黨委委員、常務副局長擔任隊長,法制部門負責人任聯絡員,整合“一景一室”駐點民警及2名專業律師力量,以政法巡迴服務團警務室爲輻射支點,精準對接周邊文旅企業法治需求,通過“駐點服務+巡迴問診+直通解難”模式,常態化開展送法進園區、進企業、進商(協)會、進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的“四進”活動,提供法律幫扶、政策解讀和疑難問題解決方案。2025年以來,累計走訪企業118家次,收集並有效解決用地、工傷、糾紛等各類問題21個,諮詢法律合同34份。

二是建強政法巡迴服務團前沿陣地。新寧公安首創政法巡迴服務團“一景一室”警務模式,以崀山舜皇裡文化旅遊產業園爲樞紐,在四大核心景區高標準建設警務室,日常警務室民輔警作爲服務團成員常駐警務室,服務團隊長和法制等專業警種力量每季度定期駐點服務,如遇緊急情況隨時進駐;充分發揮“近、快、專”優勢,確保警情即時響應、糾紛就地調處、求助快速解決、諮詢專業解答。構建集矛盾調解、法律諮詢、治安巡防、便民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前沿平臺。2025年以來,累計爲企業、遊客提供法律諮詢、治安求助、信息諮詢等便民服務650餘人次,成功尋回走失遊客10餘人、各類失物20餘件。

三是匯聚資源賦能政法巡迴服務。新寧縣把政法巡迴服務團“一景一室”站點覆蓋湖南崀山旅遊文化集團、崀山恆源國際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景城旅遊管理有限公司、錦繡公園遊樂園、牧鴛酒坊等民宿文旅企業集羣,面對高頻次文旅活動及節假日大客流壓力,充分發揮政治巡迴服務團駐點和巡迴專業優勢,組建專職治安巡邏隊,匯聚全縣2600餘路景區及周邊視頻監控資源,顯著提升動態管控和服務能力。同時,將景區內實有單位、實有房屋、實有人口等基礎信息全量錄入“PGIS”天地影像圖模塊,實現底數清、情況明的數字化精準管理,爲服務企業發展提供堅實數據支撐。

依託政法巡迴服務團“一景一室”陣地

精塑巡迴服務“軟環境”

新寧縣公安局始終將“公安所能”精準對接“園區所需”,以政法巡迴服務團“一景一室”爲依託,通過團隊化、專業化的服務,全力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是強化源頭防範。政法巡迴服務團“一景一室”將文化產業園區納入人員密集場所重點管控,指導安裝硬質隔離設施26處,構建“無人機巡航+步巡防控+車巡聯動”立體化治安防控網;依託警務室和聯點警種力量,常態化部署夜間警力在舜皇裡、崀山北大門廣場及景區核心路段開展巡邏,綜合見警率達96.8%,實現景區亡人交通事故“零發生”、惡性案件“零發案”。聚焦禁毒反詐、道路交通安全等易發風險,對企業開展集中宣傳及反恐防爆演練,確保涉毒、涉詐、涉恐案事件“零發生”。

二是嚴打涉企犯罪。發揮政法巡迴服務團“一景一室”快速響應優勢,建立健全涉企案件快偵快破快訴及跟蹤督辦機制,高效查處阻工滋事等案事件7起,有力保障崀山八角寨索道等重點項目順利推進。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僞劣商品、強迫交易、“村霸市霸”等涉旅違法犯罪,成功偵辦“崀山東嶺林場電纜線被盜案”“快遞公司財物被盜案”等涉企案件,辦理假劣肉製品案件3起、涉“村霸”等突出問題案件10起,有效維護企業權益與崀山旅遊形象。

三是開展風險研判。政法巡迴服務團以“一景一室”爲信息觸角,聯動大數據實戰中心,圍繞人員、風險、內保等核心要素,在“五一”“國慶”等節假日前開展風險分析研判,實時推送至責任警務室落地核查、精準管控並反饋,形成“研判-推送-處置-反饋”工作閉環。對大型文旅活動、重要節點及警衛任務,提前一週滾動排查風險隱患,精細開展治安評估,圓滿完成2025年“崀山鬧元宵”“瀟湘100崀山越野賽”等大型活動安保。

深耕政法巡迴服務團“一景一室”平臺

精鑄巡迴服務“新‘警’色”

新寧縣公安局依託政法巡迴服務團“一景一室”主陣地,將服務質效作爲檢驗標準,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一是“法治體檢”常態化護企。建立“五問”機制促效能:將“每日五問”(服務是否主動、響應是否及時、處置是否規範、溝通是否到位、成效是否滿意)深度融入政法巡迴服務團“一景一室”日常工作,對企業訴求、遊客糾紛與求助24小時內妥善處置,提升服務響應速度與質效。主動深入企業,常態化開展“法治體檢”,通過訪談交流、現場覈查等方式,系統排查企業用工、合同履行、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法律風險隱患,提供前瞻性預警和合規指導。2025年,園區警務評議滿意度達99.8%,涉旅警情數量同比下降12%。

二是“柔性執法”全域化護航。立足政法巡迴服務團“一景一室”前沿陣地,創新推行涉旅“柔性執法”模式。對景區內發生的、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一般輕微違法案件(如輕微剮蹭、旅客糾紛等),進行快速調處化解,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經營和旅客體驗的干擾。對非邵陽籍機動車嚴格執行“首違不罰”“輕微不罰”“無過錯不罰”制度,2025年以來累計勸導糾正違法停車600餘起,警告未按規定使用安全帶、未按車道行駛100餘起,免罰未隨車攜帶證件60餘起。協同相關部門挖掘景區周邊停車資源,推動機關單位、學校、醫院共3000餘個停車位向遊客錯時免費開放,有效改善了景區治安和交通秩序。

三是“智慧宣講”數字化添翼。在政法巡迴服務團“一景一室”、核心文旅企業設置線上法律服務平臺二維碼,企業、遊客可通過掃碼,便捷獲取常用法律知識、合同模板、維權指引等信息,實現法律諮詢“指尖可達”。推出“平安崀途”項目,針對崀山景區周邊道路彎多坡陡的現實,在視覺障礙的彎坡路段和平交路口安裝“彎道預警”和“支路哨兵”等科技設備,提升旅客安全意識。法律服務、安全提示和交通引導,深受企業和遊客的青睞,成爲崀山文旅園區的“新‘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