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雙牌法院多維發力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阮佔江 帥標 通訊員 伍雯婧

近年來,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人民法院踐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聚焦民營企業發展所需,通過精準司法服務、高效解紛、強化執行等舉措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司法動能。2024年獲評“全省法院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成績突出集體”。

問需於企 爲企業提供法治“體檢”

“這次普法既有對症下藥的解決方案,又有未雨綢繆的風險提示!”3月15日,雙牌法院在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時,企業負責人對此次“法治問診”連連稱讚。

這家專注石墨烯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曾因“應收賬款清收難”“勝訴權益執行慢”等問題困擾發展。走訪中,法院幹警結合典型案例,系統梳理合同簽訂、履約監控到債權追索全流程法律要點,現場解答涉訴執行程序問題,並送上《法律風險防控指南》,標註18類高頻“法律雷區”,將法律服務延伸至企業治理“神經末梢”。

這場“帶着案例來、拿着方案走”的法治問診,正是該院創新“需求調研-案例解析-跟蹤回訪”護企機制的縮影。2024年以來,該院堅持推動司法服務從“坐堂問案”向“上門紓困”轉型,出臺《雙牌縣人民法院關於開展“三高四新 法治護航”(2024-2026)工作方案》,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及專班,推出法企聯席、涉企綠色通道等“司法暖企”舉措,累計走訪企業20餘家,收集法律需求32條,解答合同糾紛、勞動用工等問題50餘項,化解涉企糾紛265件,實現法律服務精準對接企業需求。

多元解紛 跑出涉企案件“加速度”

結合新時代“楓橋經驗”,雙牌法院以“抓前端、治未病”理念整合多元解紛力量,爲民營企業開闢高效、低成本的矛盾化解路徑。

2022年,某建築公司因市場環境變化導致資金困難,拖欠甲公司機械設備租賃費20餘萬元。受理該案後,承辦法官組織多輪協商,向甲公司闡明建築公司經營困境及項目社會價值,同時指導建築公司制定可行性分期還款計劃,最終促成“限期付款+繼續合作”的雙贏方案,既化解20萬元債務危機,更激活兩家民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動能。

“法院以柔性調解替代剛性裁判,既保障合法權益,又爲企業騰出喘息空間!”2024年9月,省人大代表、雙牌縣農旅發展有限公司工會主席羅寧對該院前端解紛機制給予高度評價。

針對勞資糾紛、合同糾紛等涉企高頻糾紛類型,該院深化“法院+工商聯+行業協會”協作機制,推動矛盾前端化解。同時,通過“民營企業家進法院”、典型案例旁聽庭審等活動,強化企業風險防範意識。2024年,該院訴前調解成功化解涉企糾紛106件,分流率達17.02%,避免了訴訟對企業商譽的負面影響,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剛柔並濟 打通權益兌現“最後一公里”

被執行人肖某向某銀行借款10萬元後到期拒不履行還款義務,長期失聯逃避執行。執行法官線上查控發現其名下無財產線索,線下多次蹲守未果。春節期間,執行團隊根據線索鎖定其行蹤,連夜出擊將其圍堵抓獲。經拘傳後,執行法官採取懲戒震懾與釋法析理相結合的方式,促使肖某當天緊急聯繫家屬籌措資金,全額履行債務。通過用足用活懲戒措施,倒逼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既有效維護了金融秩序,更警示市場主體“失信必究”。

針對“老賴”隱匿財產、玩“失蹤”等逃避執行行爲,該院建立“執行+N”聯動機制,聯合公安、人社及基層組織拓寬查人找物渠道,強化信用懲戒。2024年以來,共拘傳拘留被執行人117人次,移送涉嫌拒執犯罪2人,通過拘留罰款、追究拒執罪等高壓手段,倒逼50餘名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

在涉企執行中,雙牌法院堅持“剛性懲戒”與“柔性紓困”並重。對惡意逃債者堅決採取強制措施,對確無履行能力的企業則引入分期履行、信用修復等機制。

“感謝法官,有了這份《信用修復證明書》,我辦理貸款、參與招投標方便了不少!”永州某農林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盧某從該院法官手中接過《信用修復證明書》後,難掩激動。

該公司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被納入失信名單後,法院啓動“資產盤活+信用修復”聯動機制,將其抵押的閒置林權通過司法拍賣溢價處置。該公司不僅全額清償600餘萬元債務,還主動承擔了其爲關聯企業擔保的兩筆共計70餘萬元債務。執行完畢後,法院3日內向其出具《信用修復證明書》,同步推送至市場監管、稅務、銀行等8個部門,解除其招投標、信貸融資等限制。

2025年3月,雙牌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謝瓊在市委政法工作會議上介紹,該院通過“信用修復”機制已爲2家企業出具證明書,爲7家企業達成和解盤活資產680萬元,依法解除12家企業的失信懲戒。通過“活封活釦”“分期履行”等柔性措施,對暫時困難企業保留生產經營空間,實現債權兌現與企業生存的平衡。

正如全國人大代表鄧華在調研中所言:“雙牌法院通過精準普法、多元解紛、善意執行等舉措,持續擦亮‘法治化營商環境’品牌!”未來,該院將繼續聚焦市場主體獲得感,以更精準的司法供給、更高效的糾紛化解、更溫暖的權益保障護航民營企業“破浪前行”,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構築堅實法治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