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華:寄宿託養爲殘疾瑤胞撐起“幸福傘”

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現在的惠殘政策真好!在託養中心,吃飯、睡覺、起居都有專人照護,住進來後,我的精氣神也比以前好了!”7月28日,江華瑤族自治縣殘疾人託養中心託養對象唐某福對殘聯提供的託養服務連連稱讚。

“照看一人,致貧一家人,拖累一家人”,曾是很多智力、精神、重度肢體殘疾人家庭的真實寫照。爲切實解決這類殘疾瑤胞的特殊困難,今年,縣殘聯委託第三方機構爲託養對象提供寄宿制託養服務,採取24小時集中居住和照料模式,提供生活照料、護理、自理和社會適應能力訓練,切實提高殘疾人家庭的生活質量。

目前,託養中心共有38名託養對象,都是江華戶籍的重度殘疾人,包括肢體、精神、智力殘疾等,且都來自低保家庭。託養對象最小的17歲,最大的53歲,平均年齡34歲。

工作人員定期爲託養對象們開展體溫、血壓、血糖方面的監測服務,並根據託養對象們的需求進行藥物管理等。同時,根據他們的體檢報告、過敏史等,提供合理的飲食搭配服務。

“照護只是我們的一項基礎性服務,我們不僅要讓他們吃好、穿好、睡好,更希望在醫養結合、輔助就業、社會融合等方面探索出一條新路。”託養中心負責人監張梅稱,很多託養對象被封鎖在家裡幾十年,沒有見過外面的世界,這項工作開展起來並非易事,但我們堅持對託養對象實行“首問服務、微笑服務、跑步服務、專業服務、個性服務”。

讓殘疾人親屬當護工,是託養中心的一大創新。親人照顧殘疾人,既能讓殘疾人享受親情溫暖,有利於身心健康,又解放了重度殘疾人家庭勞動力,讓親屬作爲護工有了一份收入。

“我在這裡做護工一個月工資3500元,這對一個農村家庭很重要,在我們這不少了,幫我解決了大問題!”來自界牌鄉的託養對象蔣某芝的家屬唐崇珍高興地說。

爲了提升護工的照護水平,託養中心還明確照護標準,規範照護原則,通過邀請專業人員開展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

不僅有良好交流的氛圍,還有溫馨的住宿條件。整潔明亮的起居室內,不僅配備了可升降護理牀、呼叫器,安裝了空調、電視機等設施,還有護工24小時爲殘疾人提供高質量專業服務。

“這邊同齡人比較多,孩子到這邊來一年多了,他有了可以溝通交流的朋友,整個人都變得開朗起來。”“吃得好,住得好,還有護工照顧他們,我們也可以隨時過來看看他們。”……優質的環境、貼心的服務得到了殘疾人家屬的一致認可。

“目前,我們爲38名殘疾人免費提供寄宿制託養服務。”縣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羅超理表示,“接下來,將把符合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條件的重度失能殘疾人納入寄宿制託養範圍,減輕這部分殘疾人家庭負擔。”(劉明政 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