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石破時代的日本經濟與金融市場

自民黨內青壯世代議員發動的倒石破運動,原本預計在9月8日開始黨史上第一次提早總裁選舉簽名立案,石破因此宣佈下臺。路透

日本石破首相9月7日突然宣佈辭去自民黨總裁,預計自民黨將在10月4日投票選出新總裁,之後國會也將選出新首相。近幾個月來偏弱的日圓,與續創新高的日股,會在石破下臺後發生什麼變化,值得我們關注。

石破去年秋天上臺後,自民黨在衆議院大選、東京都議員選舉、參議院大選接連三敗,結果衆參兩院都未取得過半席次,是建黨70年來首見慘況。依照自民黨傳統,在參議院大敗那晚石破就該宣佈辭職。

然而石破卻以川普關稅國難當前,不能有政治空白爲由,遲遲不肯辭職,導致自民黨內混亂,國家施政停擺。自民黨內青壯世代議員發動的倒石破運動,原本預計在9月8日開始黨史上第一次提早總裁選舉簽名立案,石破因此宣佈下臺。

石破下臺,讓自民黨免於黨內分裂,這件事受到市場肯定。9月9日盤中日經指數首度突破44,000點。日股的盛況除了市場肯定自民黨避免分裂以外,還有幾項因素。

首先不管下次首相是誰,註定是撒錢首相。目前自民黨與公明黨的執政聯盟在參衆議院席次都未過半,預算案與所有法案都需要與在野黨合作。7月的參議院大選,所有在野黨都主張消費稅減稅,差異只是程度不同。當所有在野黨都是減稅派,自民黨又無法控制國會的情況下,未來的妥協性減稅是必然趨勢。

然而新首相併非可以無限制撒錢。財政紀律派的石破, 6月在國會答辯時,曾無奈講出「日本財政極爲嚴峻,比希臘還差」的現實。

日本政府債務與GDP比,在2023年高達240%,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最差。

另一方面,受益於日本現在高於3%的通膨、薪資與物價持續上漲,個人所得稅與消費稅的增加,政府稅收飽飽,2024年度稅收實額比當初估算多了2.4%。這個因通膨經濟而增加的財政收入,給了新首相一些政策空間。

但總的來說,市場還是擔心新政府會過度財政擴張。明顯的事例就是,自從7月初參議院選舉開跑,自民黨可能大敗的氣氛出來之後,日本長期國債就持續被拋售,10年國債利率從1.4%以下,上升到9月初高點的1.65 %。

就金融理論,當日國債利率上升,理論上可以吸引國際資金入場,進而推升日圓。但這幾個月來的日國債利率上升,是擔心日本財政惡化,國債缺乏買氣導致利率被推高,這意味着國際資金離開日本國債市場,連帶日圓走弱。

在美國因勞動市場惡化,市場預計聯準會9月降息,美元偏弱的國際情勢下,日圓兌美元依舊沒有走強,維持在1美元對147日圓上下的偏弱局面,證實在財政惡化的憂慮下,國際資金目前對日圓是保持距離。

就日經新聞調查,下任首相呼聲最高的是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與現任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市場評估小泉的財經政策大致上與石破接近,雖然爲了與在野黨合作,小泉會比石破更財政積極,但不會有太大偏離。

如果以安倍經濟學繼承者自居的高市,在未來一個月的選戰中獲得優勢,臺灣就必須注意。一旦高市當選,日圓走弱、國債被拋售、長期利率升高的情況可能出現。

另一方面,總裁選舉前市場可能佈局高市首相行情,但如果高市最後沒當選,市場會出現反向急修正。就像去年9月石破出乎意料擊敗高市,石破當選瞬間,日圓匯率從1美元兌146,急速升值到142日圓。當晚大阪交易所的夜間日經指數期貨交易,開盤後涌入大量賣單,觸發動態熔斷機制,交易一度停止,最後收盤指數暴跌6%以上。

過去幾年自民黨總裁選舉期間,因爲期待行情,日股往往有不錯的表現。但如果候選人的財經政策差異過大,像今年可能是貨幣寬鬆的高市對決日銀升息正常化的小泉,其結果就容易引起日圓與日股動盪,臺灣產業界與投資人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