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奇昌北京交流 陸委會正向看
民進黨創黨大老、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近日率團赴北京交流,大陸官媒新華社12日罕見報導,稱呼頭銜是「臺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本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創黨大老、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率團赴北京交流,大陸官媒新華社12日罕見報導,稱呼頭銜是「臺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似乎傳達陸方鼓勵民間交流以及歡迎綠營人士赴陸的態度。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樑文傑12日迴應,任何兩岸民間團體健康有序的交流,政府都正向看待。此外,有關臺師張立齊戶籍註銷爭議,樑文傑強調,不管證件是否失效,只要曾經持有都算違法。
新華社12日報導,臺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6月10日至12日率島內生物科技產業界人士來京參訪交流。一行參訪了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亦莊細胞治療研發中試基地、兩岸科創中心,並與兩岸企業家峰會生技小組座談交流,深入瞭解大陸生技產業發展情況及政策法規,探討兩岸生物醫藥等領域前沿發展與合作機遇,取得積極交流成果。
陸委會是否掌握交流團一行赴陸的動態?樑文傑表示,洪奇昌先生現在是民間人士,在陸委會看來,只要符合《兩岸條例》的相關規範,秉持對等尊嚴原則,任何兩岸民間團體健康有序的交流,陸委會都正向看待。他補充,當然不能有配合對方的統戰行爲,這是政府不希望看到的。
此外,在福建華僑大學執教的臺師張立齊因申領大陸定居證,日前遭陸委會處罰註銷臺灣身分證和中華民國護照,當事人喊冤稱,他手中的定居證早就已經過期,且並未取得大陸身分證,現在成爲「地球流浪人」。
樑文傑12日強調,國人只要申領大陸定居證就要開罰,與證件過期與否無關。他舉例,「中國護照的有效期是10年,如果被政府查到國人持有中國護照,就算已經失效,要說當事人沒有違反《兩岸條例》,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張立齊面臨「身分兩頭空」的窘境如何解決?樑文傑表示,如果張立齊很想回臺灣,當然還有行政上的救濟方法,但前提是,「你必須要證明,你從此沒有雙重身分的問題。」樑文傑接着酸了一句,「如果張立齊先生很不願意住在民主自由的大陸的話,他可以選擇想辦法回來。」
不過,之前行政院實施「軍公教清查專案」發現有2人領有大陸身分證,陸委會並沒有立刻註銷其臺灣身分,爲何處理方式不同?
樑文傑解釋,這和張立齊案的性質不同。這2名軍公教具有大陸身分,都不是當事人的自主意願,而是自幼父母就幫他們去申請。在清查過程中,2人都是主動承認,所以陸委會根據《兩岸條例》第九條之一第二項的規定,主管機關認爲可以有特殊考量,保留其在臺灣的身分。但前提是,他們在相關職務結束之後,必須去大陸完成放棄大陸身分證的相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