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景科技:2月27日接受機構調研,東吳證券、天治基金等多家機構參與
證券之星消息,2025年2月27日宏景科技(301396)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5年2月27日接受機構調研,東吳證券王世傑、天治基金陳付佳、中信證券華南羅幹、國投證券張智珍 劉潔瀅、廣東力量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吳輝玲、廣州嶺信資本郭俊鵬、廣東沃華投資基金有限公司鄧雯雯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問:公司在智慧城市業務的基礎上開拓了新的算力業務,那麼公司未來的業務發展規劃是怎樣的?答:公司持續專注於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算力服務等前沿技術的行業應用和成果轉化。近年來,憑藉多年數據中心的建設經驗、技術、專家人才團隊和供應鏈整合能力,積極佈局,把握人工智能發展契機,深入人工智能產業、以算力賦能場景,實現了算力業務板塊營業收入和業務格局的“雙突破”。公司的算力業務是從智慧城市業務中延展出來的,與智慧城市業務實現了協同發展,共存於公司的業務發展藍圖中公司以智慧城市爲基底,算力服務爲支撐,進而實現GI應用場景的突破和發展,進而再推動智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算力市場的發展可以爲更爲龐大數據集的處理和計算提供高性能、高效益的支持,從而推動通用人工智能技術(GI)的發展,並憑藉GI的動態學習、適時調整、高度靈活與自主決策及跨領域協作能力實現智慧城市業務質的突破。未來,公司會不斷做優傳統智慧城市業務,做深算力服務業務,從而實現GI應用場景的突破和發展。
問:公司上市以來利潤存在一定的下滑情況,是否遇到困難?答:公司智慧城市行業的項目建設週期普遍在一至三年,項目驗收進度被拉長,項目款不及預期,導致應收賬款佔比較大,從而計提壞賬準備的金額增加,從而影響了利潤表現;另一方面,傳統智慧城市行業市場競爭加劇,導致項目毛利率降低。公司上市以來實現了在手訂單的持續增長及算力業務的突破,實現了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展、業務模式的優化。
問:公司算力業務的開展類型是以IDC爲主還是其他模式?答:傳統數據機房的建設往往需要較高的資金投入、成本開支,並且目前市場上仍存在一些的閒置數據機房,因此公司更傾向於通過閒置數據機房的改造,然後實現服務器的上架、集羣、調優、組網以達到客戶要求的算力水平,從而全方位滿足客戶在大模型訓練、推理、科學計算等不同業務場景的各類需求。
問:那公司算力業務開展成本構成是怎樣的,相應團隊的構建和培養是否存在較大的成本負擔?公司在算力業務方面的有哪些優勢?答:目前算力業務的成本主要爲購置服務器的費用。客戶在選擇算力供應商時以調優、組網的能力爲重要指標,而算力業務是在公司整體綜合能力的基礎上從原有智慧城市行業中滋生、延展出來的,並非公司憑空誕生的業務,同時公司具備優秀的創新研發團隊建設和計算集羣技術積累,以及多年來的行業供應鏈整合能力,因此並不需要從零開始建設人才團隊。
問:公司目前的算力主要部署在哪些地方?是以青海蔘股子公司爲主嗎?答:青海具備相對低成本的能源優勢、相對適宜的溫度環境和建設數據機房的綜合條件,可以一定程度降低算力供應所需的成本。但現階段,算力市場的客戶並不重視算力的成本開支,而是更傾向於將算力設備部署在使用地附近,從而保障算力供給的效率、可靠性、穩定性。青海地區具備光伏、環境等方面的資源優勢,且當地爲國家現代化建設所需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力度,深海之光(青海)先進計算中心已在去年進行了奠基儀式,目前該項目仍按照相應的進度進行建設,隨着未來項目的落地,希望該項目能夠承接東部高時延業務需求,形成基於清潔能源的智算、超算協同發展的多元綠色算力供給體系。但未來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具體內容詳見公司於2024年7月8日披露在巨潮資訊網的《關於對外投資的公告》(公告編號2024-026)。
問:公司算力業務的擴展對於公司的整體發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公司未來是否境外業務的佈局?答:公司算力業務的開拓和發展對於公司未來的整體發展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算力業務的發展是公司整體業務發展藍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於公司智慧城市業務底座,實現未來GI全面落地的支撐環節。另一方面,算力業務的客戶資金相對充裕,項目款週期較好,有助於改善公司的營業收入結構和應收賬款結構,從而優化公司資金籠的速度,大幅度提高公司業務經營的可持續性,從而實現公司算力業務和智慧城市業務的協同發展。未來,公司將主要通過香港子公司逐步向東南亞地區探索業務開拓的機遇,但未來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及風險。具體內容詳見公司於2024年7月8日披露在巨潮資訊網的《關於擬設立香港子公司的公告》(公告編號2024-027)。
宏景科技(301396)主營業務:面向政府、事業單位、企業等客戶,在智慧民生、城市綜合管理、智慧園區三大領域提供包括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社區、智慧樓宇、智慧政務、智慧園區等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宏景科技2024年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2.23億元,同比下降43.41%;歸母淨利潤-3081.54萬元,同比下降828.27%;扣非淨利潤-3811.83萬元,同比下降273.15%;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4496.14萬元,同比下降67.68%;單季度歸母淨利潤-2118.19萬元,同比下降1658.38%;單季度扣非淨利潤-2166.45萬元,同比下降2121.54%;負債率39.57%,投資收益571.88萬元,財務費用494.72萬元,毛利率20.92%。
以上內容爲證券之星據公開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