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辰智能:6月26日接受機構調研,長江證券、國信證券等多家機構參與
證券之星消息,2025年6月30日譽辰智能(688638)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5年6月26日接受機構調研,長江證券、國信證券、中金公司、金信基金、創金合信基金、光大證券、杭州紅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啓錸(海南)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問:公司去年業績下滑的原因是什麼?今年採取什麼措施促進業績回升?答:公司去年業績下滑主要是受下游行業需求階段性放緩的影響,行業訂單的毛利率普遍偏低。公司從去年就已經開始着手應對,並在今年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1、聚焦頭部核心客戶,公司將產能集中給行業頭部核心企業,擴大合作份額,帶動營收增長,同時訂單向頭部客戶集中後,也可提升規模效應,促進成本降低。2、公司加速推進全球化戰略佈局,在海外市場取得突破性進展,已取得CTL、FORD、SUNWOD、RIL等國際知名客戶海外電芯工廠核心設備訂單,海外業務已經成爲了新的業績增長引擎。3、在目前在手訂單較爲充足的情況下,公司持續推行降本增效,例如通過募投項目的投產運營,有效降低管理成本,生產效率也明顯提升;通過開展零部件自制,降低採購成本,縮短供應鏈週期;通過模組化設計,提高生產時效,降低客戶現場調試時長,優化交付能力;通過加強驗收及款工作,提升經營效率與質量。4、豐富產品體系,多元化的擴展多行業、多領域的市場。公司去年成功併購嘉洋電池,快速切入消費級IoT市場,自研方面也有新型的全綵光伏設備、半導體芯片分選測試設備、醫療設備、消費電子設備等新興領域,持續優化並豐富產品結構。
展望下一階段,伴隨行業需求已有復甦態勢,公司也將多措並舉,儘快收窄虧損,力爭扭虧爲盈。問:公司在固態電池領域有什麼佈局?答:公司密切關注“準固態”“全固態”“鈉離子”等新型電池技術產業化發展趨勢。從產品方面來看,公司的核心產品包膜設備以及配對、熱壓、氦檢等設備在新型電池中亦可應用。同時公司持續與行業機構、行業頭部客戶研發團隊等保持常態性溝通,重點關注新型電池製造中各工藝路線的通用設備,針對不同工藝路線、材料體系、電芯結構、製造工藝、預計量產時間等進行充分了解,收集各工藝節點的痛點、難點,對相關工藝設備進行需求論證及小規模驗證,並配合客戶的實驗室設備開發,確保公司在下一代電池製造設備領域的技術儲備與先發優勢。
問:公司在手訂單情況。答:截止目前,公司在手訂單超過13.5億,並持續增長,訂單較爲充足,其中今年新增訂單約5.5億元,同比增幅較大。在手訂單的變化主要得益於行業下游頭部企業的擴產需求以及海外市場的發力共振。特別是海外訂單佔比較前期大幅提升,其中既有國內頭部電池廠商出海的設備訂單,也有海外本土客戶設備訂單落地,說明公司產品受到全球範圍內客戶的廣泛認可,未來公司將持續深耕海外市場,形成新的增長點。
譽辰智能(688638)主營業務:非標自動化智能裝配設備、測試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譽辰智能202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9560.43萬元,同比下降27.09%;歸母淨利潤-4587.67萬元,同比下降150.39%;扣非淨利潤-4850.51萬元,同比下降141.53%;負債率59.43%,投資收益-8.27萬元,財務費用135.41萬元,毛利率9.46%。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淨流入1130.59萬,融資餘額增加;融券淨流入0.0,融券餘額增加。
以上內容爲證券之星據公開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