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重返200元大關 雙外資聯手齊升目標價
鴻海。記者吳康瑋/攝影
鴻海(2317)第2季營收與獲利表現優於預期,股價15日站回200元大關並收漲3.7%至207元。摩根士丹利(大摩)、與麥格理證券紛紛出具最新報告,並同步調升目標價,分別上修至250元、270元,皆維持「優於大盤」評等,也預期第4季將持續逐季成長,後市可期。
自鴻海法說會、與營收成績單出爐後,大摩看好鴻海下半年至2026年的AI伺服器業務成長動能,將目標價由220元上調至250元,調幅13.6%,並重申「優於大盤」評等。
展望第3季,大摩分析,鴻海AI伺服器相關業務在今年第3季預計年增超過170%,延續第2季的60%年增表現;機架出貨量預估季增達300%。
事實上,訂單顯示第4季營收仍將續揚,美國產能擴張亦同步推進,以因應2026年需求高峰。值得注意的是,依大摩修正後預估,2026年本益比爲12.6倍,低於AI供應鏈同業的12至25倍區間,具相對投資吸引力。
麥格理則預期,8至9月AI機架出貨將大幅成長,推動第3季營收季增35%至40%;2025年GB機架出貨量將達21,000臺,貢獻2025年總營收的23%。
值得注意的是,麥格理上調2025至2027年每股稅後盈餘(EPS)預估,幅度分別爲8%、24%及25%,主要反映輝達(NVIDIA)伺服器機架出貨預期提升及毛利率略爲改善。因此,目標價由202元大升至270元,調幅33.7%,重申「優於大盤」評等。
另外,鴻海預計出售俄亥俄州廠房與設備,將原規劃電動車產線轉型爲AI伺服器工廠,積極佈局美國AI產能。麥格理指出,鎖定相關AI專案商機,並透過投資東元(1504)強化模組化資料中心能力,藉此加速伺服器機架部署,提升整體附加價值。
智慧型手機與PC展望上,麥格理補充,鴻海小幅上調2025年PC與平板成長預期,反映第3季需求回溫,但同步下修智慧型手機部門預估。整體而言,兩大產品線2025年仍將呈現年減,下半年年增率恐轉爲負值,仍需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