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稅務:以納稅信用爲鑰 助力企業開啓融資信用之門

良好的納稅信用是企業寶貴的“無形資產”。今年以來,衡陽市稅務部門聚焦納稅信用提分、修復等重要環節,多維度、精細化開展輔導,推動納稅信用向融資信用高效轉化,實現“銀稅互動”擴圍增效,助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化解融資難題、贏得發展先機。

近日,衡陽縣遠見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切實感受到“銀稅互動”政策帶來的強勁助力。在衡陽縣稅務局組織的納稅人學堂上,該企業財務負責人張勝首次深入瞭解“銀稅互動”政策。在稅務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張勝第一時間與銀行取得聯繫,憑藉誠信經營獲得的90分納稅信用高分,該企業在無需抵押物的情況下,成功獲得了優惠利率貸款。

“稅務部門長期提供專業輔導,幫助我們及時糾正失信行爲。今年我們的納稅信用得分從原先79分躍升至90分高分!”張勝難掩喜悅之情,“前陣子企業資金週轉不暢,我們在湖南銀行APP上提交貸款申請後,很快就獲批了40萬元信用貸款,真是解決了燃眉之急!”這筆“及時雨”般的信用貸款資金,有效緩解了企業經營壓力,項目得以順利推進。

爲破解企業非主觀故意失信難題,衡陽縣稅務局創新推出“線上指導+材料調取+極速修復”信用專項機制,通過稅企交流羣實時推送《信用修復操作指南》,針對逾期申報、財務報表報送不及時等情況提供“一對一”線上流程指引,第一時間幫助企業完成信用修復。

精準的輔導推動企業納稅信用穩步提升,更構建起“修復信用-獲取資金-合規經營”的良性循環。如今,納稅信用已成爲企業對接“銀稅互動”政策的“金鑰匙”,不僅化解了融資“焦慮”,更讓誠信經營成爲企業行穩致遠的底氣。

年初,浩天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王心蓉在納稅信用預評系統中發現異常扣分:兩條“未按規定期限代扣代繳”記錄讓企業預評等級直降至B級。追溯問題源頭,竟是2023年11月的一次操作失誤——財務人員誤將外埠報驗登記辦成單位納稅人登記,導致系統錯誤認定稅種並生成逾期申報。“儘管當月發現後已更正登記、刪除稅種,但信用系統裡的扣分痕跡始終消不掉。”王心蓉焦慮地表示,“作爲跨區域經營的建築企業,B級信用將直接影響政府項目投標資格,還可能導致銀行貸款審批難度加大、融資成本攀升,給企業經營帶來連鎖衝擊。”

常寧市稅務局獲悉後,立即啓動信用修復快速響應機制,通過調取原始操作日誌、更正憑證等關鍵證據,確認失信行爲系非主觀過失所致。經多部門覈實後,認爲該企業符合信用修復條件,成功將企業納稅信用等級由B級修復至A級。

“一次操作失誤差點與A級納稅信用失之交臂,幸好及時修復了!”王心蓉感慨道。憑藉修復後的A級納稅信用資質,浩天建工迅速通過“銀稅互動”平臺向常寧農商行申請貸款72萬元,專項用於引入混凝土澆築機械等建築設備升級。在稅務部門“信用修復”與金融機構“以稅授信”的雙輪驅動下,傳統建築業正借力誠信納稅、銀稅互動駛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這次公司申請調整2024年度納稅信用評級,辦稅人員態度好,辦事效率高,反饋信息及時,給我們提供了很大幫助。”當看到衡陽冠力塑膠有限公司納稅信用等級恢復爲A級時,該公司財務鄭婷激動地說。

原來,鄭婷所在的衡陽冠力塑膠有限公司爲出口退稅企業,由於政策性減免稅等正常原因,系統認定在納稅信用預評階段不予評A,導致該企業評分100分等級卻爲B級。鄭婷來辦稅服務廳瞭解情況,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立即啓動納稅信用複覈程序,在覈實納稅人無風險後,協助納稅人發起納稅信用複覈,並彙總佐證資料,經逐級上報審覈通過,納稅人信用等級現已恢復爲A級。“因爲納稅信用較好,我們成功通過‘稅易貸’申請到150萬元銀行貸款,緩解了公司資金短缺的難題。”鄭婷說。

爲幫助企業用好“信用名片”,衡山縣稅務局落實完善納稅信用複評機制,通過提示提醒、精準輔導等方式,幫助企業熟悉納稅信用評價中逾期類、可修復扣分類等高頻失分指標,助力納稅人擦亮納稅信用“金名片”。

今年以來,衡陽市稅務部門主動作爲,助力企業完成申報補正與補評複評工作,推動全市A級納稅人數量較上一年度增加813戶,同比增長24.75%,越來越多企業憑藉良好納稅信用,在項目投標、融資貸款等領域獲得更多發展機遇。

以稅增信,以信換“金”。衡陽市稅務局將繼續深化納稅信用體系建設,探索創新更多服務舉措,不斷拓展納稅信用應用場景,讓誠信納稅成爲企業發展的“金招牌”,以信用賦能推動經營主體健康發展,爲衡陽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李威 李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