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居”之鑰開啓青年人才“樂業”之門
原標題:以“安居”之鑰開啓青年人才“樂業”之門
主持人:吳杭民
據報道,近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發佈《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應屆大學生住宿保障實施細則(試行)》,針對應屆大學生推出“階梯式安居體系”,年輕人到該區域求職,可享受“求職7日免費住宿、實習3月免費短租、就業3年優惠長租”等優惠政策。
事實上,不僅是北京,近年來,重慶、深圳等多地都紛紛出手,爲青年人才提供差異化的住宿支持。“求職免費住”政策的出現,不僅能直接減輕大學生的經濟壓力,更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城市的關懷與支持。“老大哥”們紛紛有話要說——
“求職免費住”:惠企利民
全國勞動模範陳美芳:近年來,不少地方“求職免費住”猶如一陣春風,給求職者帶來了溫暖與希望,也爲企業發展和地區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從杭州的互聯網科技企業到寧波的製造業工廠,從溫州的民營小微企業到嘉興的外資企業,“求職免費住”的旗幟飄揚在浙江的各個城市角落。
這一措施大大增強了浙江對全國各地人才的吸引力。以杭州爲例,一些新興互聯網創業公司所在的園區,自從實施“求職免費住”以來,求職人數相比之前增長了近30%。大量年輕人才被吸引而來,他們懷揣着夢想和才華,不再因爲初來乍到的住宿難題而望而卻步。因爲對於許多外地求職者來說,住宿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尤其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是從經濟欠發達地區來浙江尋找機會的求職者,“求職免費住”讓他們在求職期間無需爲住宿費用擔憂,可以將有限的資金用於提升自己的求職競爭力,如參加培訓課程、購買職業裝等。
這一暖心舉措更成爲企業展示自身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的窗口。在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良好的企業形象是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碼。
從宏觀層面來看,“求職免費住”對穩定就業市場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求職旺季,尤其是大學生畢業季和春節後的返工潮期間,這一措施有效緩解了求職人員的住宿壓力,減少了因住宿問題導致的就業不穩定因素。此外,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隨着大量求職者涌入浙江,與之相關的生活消費、服務業等產業也得到了繁榮。
這一措施打破了因住宿問題可能導致的人才流動障礙,讓人才能夠更加自由地在浙江省內流動和選擇合適的企業。有助於實現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使人才能夠在最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發揮作用,提高整個社會的人力資源利用效率。
“求職免費住”是一項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和社會責任感的舉措,它在吸引人才、助力企業發展、促進地區經濟繁榮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都發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值得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和借鑑。
讀懂“一張牀”的分量
舟山市林業局高級工程師陳斌:當政策制定者以“一張牀的溫度”公共服務刻度,當年輕人用“多攀幾座山”的韌勁迴應這份託舉,這場關於夢想與機遇的長跑,便註定不會止步於七天的屋檐之下,而是向着“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深層共鳴不斷延伸。
應屆畢業生有這樣一筆賬:“免費住宿7天省下近千元,相當於多投了200份電子簡歷的底氣”。年輕人需要的不僅是遮風擋雨的屋檐,更是城市張開臂膀的真誠姿態。越來越多城市把人才公寓建在產業園區隔壁,將求職驛站設在地鐵樞紐周邊,恰是對“安居才能樂業”最生動的詮釋。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安身立命”,新時代城市治理更需讀懂“一張牀”的分量。它承載的不僅是求職者過渡期的重量,更丈量着城市包容度的溫度。從“七天免費”到“長住優惠”,看似簡單的數字變化,實則是把青年成長週期納入城市發展軌道的長遠考量。那些省下的房租、免去的中介費、規避的租房陷阱,最終都會轉化成創新創業的動能,轉化爲對城市的認同與眷戀。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今天的城市競爭早已超越硬件比拼,轉向細微處的溫情較量。當青年驛站窗臺的綠蘿爬滿陽光,這座城市便已寫下最動人的招賢榜——這裡有機遇和舞臺,更有人爲你留一盞燈,溫一碗粥,守候着每個爲夢想奔波的清晨與深夜。
安居提質築巢引鳳
杭州市職工服務中心韓曉雲:當北京、重慶等城市以“求職免費住”政策向年輕人敞開懷抱時,作爲數字經濟高地的杭州,正以創業安居政策爲青年人才解鎖“樂業密碼”。如何讓青年人才在逐夢數字經濟的同時紮根城市,是杭州發展的必答題。
近年來,杭州人才政策成效初顯。人才專項租賃住房、生活補貼等政策落地,“杭州人才日”設立,專屬“人才碼”推出,提供多領域的服務。“杭州六小龍”出圈,讓全國應屆畢業生紛紛聚焦杭州,就業市場熱度高漲。然而,隨着數字經濟催生大量新興職業,住房保障與人才需求的結構性矛盾有所顯現,配套政策亟待向精準化、體系化升級。
爲此,杭州可發揮數字化治理優勢,藉助城市大腦盤活空置房源,實現短期智能住宿匹配;聯合社區打造“人才公寓”,提供過渡住房;爲新就業羣體設計彈性租賃方案:如諾巢公寓以“五個一”家文化服務理念溫暖城市藍領;餘杭區盤活閒置宿舍打造的“創業膠囊公寓”高入住率證明其可推廣性。同時,持續整合求職、培訓、社交等增值服務,體系化建設人才成長賦能平臺,增強引才留才能力。
在青年人才以行動選擇居住地的時代,創業安居政策已成爲城市溫度與治理智慧的試金石。杭州應不斷賦能,因時而變、因人施策,讓更多年輕人在杭州找到“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歸屬感,讓“人間天堂”成爲他們心中的“創業天堂”。
真心招才引才的“宣言書”
龍港市城市建設項目共建黨委專職副書記丁年慶:從所在地政府角度看,給予前來應聘求職的人才免費房、優惠房居住,這就是真心招才、引才的“宣言書”“吸鐵石”,表達了當地政府爲經濟、社會長遠發展,一切從留才、用才這個根本點出發的決心。這確實是一種值得讚賞的高明之舉。
從前來應聘求職的人才角度看,剛從學校大門走出來,身無分文,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打拼,工作、薪酬都沒着落,首先就要爲了住宿費用而苦惱,又談什麼“求職夢”“創業夢”?這樣的暖心舉措,無疑是爲這些剛剛走上逐夢之路的年輕人下了一場求之不得的“及時雨”。
來源:浙江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