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總工會打造理論學習與實踐溝通的數字橋樑

原標題:黑龍江省總工會打造理論學習與實踐溝通的數字橋樑——(引題)

職工“雲講述” 思政“大課堂”(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張世光

李傑是大慶油田第三採油廠第七作業區注採706班的黨支部書記。日前,她以演員的身份參加了一個講述三代石油人接續奮鬥的舞臺劇《油脈相承》。在劇中,她扮演的是全國勞動模範、“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大慶油田採油工劉麗。李傑表示,她希望這部舞臺劇形式的“雲講述”作品,能夠展現出大慶油田每一滴油背後石油人的堅守和智慧。

李傑所說的“雲講述”活動,是從2024年4月開始,黑龍江省總工會開展的一項新時期職工思想政治引領工作。通過職工“親講述、雲發佈、衆共享”的形式,搭建起職工理論學習與實踐溝通的橋樑。一年來,來自企業、院所、醫院、學校等各個領域的29萬人次職工,累計參與錄製視頻30萬餘部。

緣起

2021年11月25日,一場名爲“踐行崗位職責·弘揚嚴實作風”的崗位“雲講述”活動在大慶油田啓幕。

這個活動由大慶油田工會發起,旨在引導一線職工講身邊人、身邊事,讓職工講述他們如何踐行好崗位責任,從而帶動更多人做好本職工作。

大慶油田開展第一季“雲講述”時,重點圍繞“開展一場學習、組織一次查擺、剖析一批案例、建立一項制度、完善一項機制”進行。講述內容爲“1+X”,“1”即崗位職責講述,做到目標任務、崗位職責、技能水平、安全風險等“4個講清”;“X”即革新創效、技術技能或安全經驗,講述者任選其一,鼓勵職工講出特色。

此後4年,“雲講述”活動在大慶油田持續開展。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2023年,大慶油田有超過47萬人次的職工參與了這一活動。

爲了講清楚自己的崗位是幹什麼的,如何在崗位上踐行嚴實作風的,每一位參與講述的職工都要反覆梳理自己的崗位職責,這起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效果。

大慶油田第五采油廠通過拍攝“雲講述”梳理“安全不嚴不實查擺和整改清單”700餘份,排查風險隱患1.1萬處,“三違”問題同比下降26.6%;大慶油田第十採油廠“從‘講’入局,以‘述’破局”,各部門結合自身談發展,止住了虧損的頹勢,極大增強了全體幹部職工的信心。

與此同時,職工個人心態也有了變化。

大慶油田第三採油廠第五作業區注採501班採油工王瑾瑞涵感慨道:“過去只顧着低頭幹活。通過‘雲講述’,我才知道我管的這幾口井居然承擔着這麼多的產量任務。原油穩產也有我的功勞,‘我爲祖國獻石油’的價值感、自豪感在這一刻具象化了。”

2024年4月,“黑龍江省職工崗位‘雲講述’”啓動大會在大慶油田召開,黑龍江省總將大慶油田的“雲講述”活動在全省範圍內推廣,打造龍江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標誌性新品牌。2025年以來,“雲講述”成爲全省各級工會組織開展“中國工人大思政課”的重要載體。

實效

“我們要深入開展20個工種職業技能競賽,選樹10個新質生產力領域市級引領性競賽項目,打造全省先進製造業高地……”2024年8月,哈爾濱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王貴成錄製了一段名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在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當好“龍頭”》的微視頻。

在黑龍江省,13個市(地)的工會主席、黨組書記都錄製了這樣的小視頻,他們既是在介紹本單位的工作,也是在介紹他們自己的崗位職責。

市(地)的工會主要負責同志帶頭開講,是黑龍江省總開展“雲講述”工作的一個重要特點。

與此同時,在向全省各個行業推廣過程中,“雲講述”也讓各行各業的職工都有了展示自我、影響他人的機會。

“我講述了在工藝改進過程中的反覆試驗,爲了降低廢品率、節約成本,在技術中心、實驗室和機臺間無數次奔波,最終取得突破;也分享了推進 ‘五小’成果項目落地、爲公司節約成本的喜悅。”牡丹江恆豐紙業集團的職工韓雪松發現自己的講述視頻,有同行點贊稱“有用”時表示,“得知有人因我的講述而受到鼓舞、獲得力量,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是無法言喻的。”

黑龍江省總的一些業務部門還運用“雲講述”平臺,進一步助推了相關工作的開展。例如,省總基層部通過開展“廠務公開民主管理‘雲講述’案例”徵集活動,各參賽單位用演講、短劇、VLOG等形式講述了各自單位如何把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的經驗。

今年4月初,2025年黑龍江省職工“雲講述”活動拉開帷幕。這場以“貫穿全年、深度挖掘、持續引領”爲原則的講述活動將展現職工羣體的精神風貌、工作生活和價值追求,並甄選形成黑龍江省“雲講述”十大創新原創精品。

“每一名職工都是書寫和講述時代變化的親歷者、生產者、觀察者和記錄者。”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賈玉梅表示,全省各級工會組織要藉助數字技術將職工的人生、工作小故事與時代大影像融合在一起,以新鮮活潑的、自述式的新方式,推動全省職工思想政治引領工作邁上新臺階。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