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延役公投「鳥籠公投」致功虧一簣 黃國昌宣佈下會期啟動修公投法
今日「核三延役」公投同意票高於不同意票約三倍,但未達法定門檻,故未通過。 記者餘承翰/攝影
今日「核三延役」公投同意票高於不同意票約三倍,但未達法定門檻,故未通過。民衆黨主席黃國昌今晚率黨公職舉行記者會,宣佈在立法院下會期,啓動「公民投票法」修法,打破鳥籠公投,實踐主權在民的價值與精神。他也說,沒有今日公投結果,賴清德總統不會鬆口讓臺電申請核三延役。
黃國昌今晚在記者會上表示,針對這次民進黨發動大惡罷以及這次核三延役公投結果,民衆黨認爲臺灣人已清楚選擇,賴清德應虛心聆聽。感謝超過430萬位投下同意票的臺灣人民,爲臺灣能源轉型開啓了歷史性的新起點,也象徵了民進黨應徹底反省錯誤的能源政策。雖然這次未達同意票4分之1的法定門檻,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凝聚出的巨大民意,已成功引起國內產經學界與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透過公投辯論,能源自主與核能安全不再是深奧的議題,而是全民的共識。人民已經透過選票,要求政府必須謙卑聆聽,勇敢改變。
黃國昌表示,有別於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綁大選投票率54.8%,同意票6成、不同意4成。在本次未綁大選的情況下,投票率雖未達門檻,但是同意票遠超過不同意票將近3倍,顯示即使公投被民進黨關進鳥籠,臺灣社會依然踊躍表達對於核電的支持,社會對核能發電的接受度已經逐步達成共識。民進黨背棄過去公投民主的理念,在2019年把公投法再次鎖進鳥籠,阻礙人民行使直接民權。因此,下個會期,民衆黨將在立法院推動公投法的修法,打破鳥籠公投,實踐主權在民的價值與精神。
黃國昌指出,依本次公投結果,同意票高於不同意票數將近3倍,更鞭策政府要讓能源轉型加快腳步,改正錯誤的能源政策。依「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經濟部應放手讓臺電公司申請延役,並由核安會依專業與科學嚴格把關。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覈三廠所在地屏東的投票結果來看,同意還是顯著大於不同意,顯示地方的民意已經展現願意接納重啓核三作爲國家電力穩定的選擇,絕非如綠營人士所說未尊重屏東人民的意願。
黃國昌也說,剛剛聽到賴清德終於鬆口,願意看核管法的規定,要讓臺電接下來依照核管法的規定提出申請。相信沒有今天超過430萬名臺灣人民清楚的表達意志,沒有同意票遠遠高於不同意票將近3倍的結果,賴清德不會徹底反省,也不會做出今天晚上態度的改變。
黃國昌指出,在推動這次公投的過程中,要特別感謝李敏教授、葉宗洸教授、翁曉玲委員、黃士修先生、童子賢董事長,以及全體顧問團的學者專家們,共同打了美好的一仗;感謝國民黨朱立倫主席、韓國瑜院長、江啓臣副院長、蔣萬安市長、侯友宜市長、張善政市長、盧秀燕市長、謝國樑市長、楊文科縣長、鍾東錦縣長、王惠美縣長、許淑華縣長、張麗善縣長、黃敏惠市長、徐榛蔚縣長、饒慶鈴縣長、王忠銘縣長、全體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的委員,以及所有國民黨的黨公職們,「因爲你們的幫忙與協助,讓核三延役公投展現了臺灣人民的選擇」。
黃國昌表示,至於今晚罷免投票的結果,其實在7月26日就已註定。當晚,他誠懇呼籲賴清德,以臺灣爲念、以蒼生爲念,懸崖勒馬;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誠懇勸告,賴清德並沒有聽進去,依舊選擇一意孤行,繼續撕裂臺灣社會。今晚,選民再度用選票向民進黨所發動的大惡罷說不,人民已經受夠了賴清德政府的倒行逆施與違法濫權。
黃國昌呼籲,請賴清德冷靜下來,賴清德不只是民進黨主席,更是中華民國的總統。臺灣社會已經禁不起民進黨一再撕裂,就任以來高度政治對抗下造成的傷口亟需修復,放下個人與政黨利益,以國家利益爲重,是當前傷痕累累的臺灣最需要的。「我們已經沒有本錢繼續內耗,面對國內外各種重大的挑戰,臺灣需要真正團結國家的總統,而不是隻在口頭上高喊團結的總統。」
黃國昌總結,「感謝所有參與本次投票的公民,不管同意或是不同意,都因爲你們的參與,讓臺灣的民主更深化。未來在能源轉型的道路上,我們攜手前進、共同努力。吾土吾民,繁榮昌盛,臺灣加油。」
今日「核三延役」公投同意票高於不同意票約三倍,但未達法定門檻,故未通過。圖/翻攝自直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