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鎮平:關注“小問題” 解鎖“大幸福”
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繫、服務居民羣衆的“最後一公里”。做好爲民服務、創新服務模式,讓人民羣衆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是社區工作者最大的心願。
窗明几淨的餐廳、乾淨整潔的廚房、熱氣騰騰的飯菜,香氣溢滿整個屋子。中午11點20分,河南省鎮平縣涅陽街道涅陽路社區的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老年食堂已經坐滿了前來用餐的老人。
隨着轄區內人口老齡化比例日益提高,如何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就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涅陽路社區黨支部充分發揮黨支部引領作用,建立便民陣地,服務轄區居民。
“今天週三,按照食譜,中午咱們吃餃子,大蔥豬肉餡兒的可香了,大家都多吃點。”工作人員一邊端飯,一邊笑着說。93歲的任雲芳邊吃邊說:“現在是吃喝不愁、住房有樓,這裡的菜一個星期都不重樣,經濟實惠又好吃方便。”
任雲芳老人雖已耄耋之年,但精氣神兒十足,由於家人都各自忙碌自己的事業,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成了自己的“新家”。
老年食堂不僅衛生,價格還比外邊便宜,每天早上蒸饃、油卷、包子、油條,現熬的南瓜粥、豆漿、八寶粥,還有茶雞蛋……用餐的老人吃得津津有味:有熱有涼,葷素搭配,清淡又健康,特別符合我們老年人的胃口,還真是物美價廉!
以前天天爲做飯發愁,現在終於不用再想這個事了。每到飯點,社區裡就被飯菜的香氣和廚房的煙火氣包圍,大家一起用餐享受鄰里之間的美好“食”光。
涅陽路社區老年食堂陸續開啓爲高齡、獨居、空巢等羣體近30位老人提供早中晚餐供應、住宿服務。“看到來就餐的老人臉上的笑容,我們覺得一切都很值得。”涅陽路社區黨支部書記李紅臣說。
李紅臣說:“我們社區整合資源,不單是爲居民解決老年人就餐的問題,還兼顧轄區周邊單位、小區、企業的員工,提供就餐的便利。”
在讓老人吃飽吃好的同時,社區引進南陽市民投康寧專業養老機構,在社區黨羣服務中心建設佔地1000平方米的日間照料中心,設有牀位45張,還在日間照料中心開設了康復訓練、日間休息、健康管理等項目,用心用情用力讓老人在這裡享受無限美好的生活,與此同時,我們還着力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把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急、助行等六助養老服務延伸到轄區老年人家中,使老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安全便捷、質優價廉的服務。
轄區居民趙玉玲說起現在的生活,都笑得合不攏嘴。原來不好就業,是因爲沒有技術傍身,去年秋天涅陽路社區聯合南陽市錦城聯業培訓學校舉辦了月嫂專業技能培訓班,趙玉玲抱着試試看的態度,參加了培訓班,經過培訓獲得月嫂專業技能證書。
一證在手,就業不愁。趙玉玲現在的生活充實而希望滿滿。“雖然天天忙點累點,但每月有6000塊左右的收入,在這個小縣城足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趙玉玲說。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社區內常駐人口多,就業問題就尤爲重要,李紅臣發揮在部隊當過廚師的優勢,聯繫轄區餐飲業黨員骨幹,選拔72名餐飲老闆、經理、廚師長成立“紅色廚師長”聯盟,廣泛徵集轄區內52家企業、1個商圈的用工信息,切實做好企業用工、居民就業的對接服務,搭起黨組織和羣衆、企業之間的“連心橋”。2024年社區共有180餘人參加電焊工、電工、月嫂等培訓,實現了培訓、發證、就業一條龍服務。
去年以來,涅陽路社區先後開展創業沙龍7次、組織技能培訓1100餘人次、發佈招聘信息1500多條、安置失業人員22人。同時,建立社區“兩委”幹部包聯走訪機制,累計走訪聯繫企業商戶296家,幫助解決難題20餘個。
近年來,鎮平縣聚焦“一老一小”託底民生幸福,將老年食堂、日間照料、就業創業、衛生服務等融入社區服務中,並建立長效運行機制,切實爲轄區居民提供更貼心、更暖心的優質服務,增添轄區的溫暖底色與幸福氛圍,切實提高轄區居民的幸福指數。(來源:鎮平縣委宣傳部 作者:譚亞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