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湯陰縣嚴查“校園餐”存在的問題 學校食堂的賬,不能對不上

“學校食堂的飯菜,像‘清水煮白菜’,可每天餐費15元,並不便宜,這錢到底花在哪兒了?”這封信,擺在了牛詠鬆的辦公桌上。

作爲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紀委監委派駐縣教育系統紀檢監察組組長,牛詠鬆深感責任重大:“校園餐費管理不透明,孩子吃不好,更可能存在‘微腐敗’,必須嚴查。”

帶着疑問,牛詠鬆成立督查組,直奔羣衆反映強烈的3所中學,拿來食堂近半年的賬目,對着採購單、出庫單、消費記錄一筆筆核。隨着覈查深入,問題暴露了。有的學校食堂承包方與校方“默契配合”,用虛假驗收單套取資金;有的賬目混亂,餐費收入、食材採購、食堂盈餘“三本賬”對不上。另外,還有一所中學食堂餐費資金流向竟涉及7個私人賬戶,資金監管“脫繮”。很快,湯陰縣紀委監委啓動問責程序,3名校領導幹部受到黨紀處分,4人被誡勉談話。

“問責不是終點,還要堵住制度漏洞。”牛詠鬆說。經過6次專題研討,縣紀委監委提出“三方共管”方案:由縣紀委監委牽頭,設立“學校+教育局+平臺公司”三方監管賬戶,制定《學校食堂資金管理制度》。家長掃碼繳費直達平臺專用賬戶,每筆支出必須經學校後勤主任、教育局財務科負責人、平臺風控專員三方聯審簽字;規定食材採購比例不低於餐費總額的60%,並開發“餐費監管小程序”,實時顯示賬戶餘額、支出明細。

今年以來,湯陰縣加大作風建設力度,聚焦羣衆急難愁盼,在“校園餐”管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醫保基金管理等方面,整治羣衆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000餘件,處分200餘人。

本報記者 方敏 《人民日報》(2025年08月13日 第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