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同塵》書摘/李大維回憶錄 揭臺美特殊管道對話機制

李大維新書《和光同塵》書寫半世紀外交生涯,參與、見證諸多關鍵時刻。圖爲李大維在華府全國記者俱樂部演講。 記者張宗智/攝影

編按:李大維所着《和光同塵:一位外交官的省思》即將由聯經出版公司出版,本報將於今、明兩天刊出書摘;今天登出部分包括:蔡英文前總統推薦序、他被徵詢擔任外交部長過程、蔡總統與川普通話內幕、及他參與的臺美特殊管道。

任國安會秘書長期間,曾參與臺美特殊管道對話。該機制已存在多年,是臺美間特殊外交對話的一環,也是雙方高層官員進行詳細討論的難得機會。

第一次臺美特殊管道對話是在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一日,由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伯格和主管政治事務的國務次卿塔諾夫,及我方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對談,主要聚焦在第一次臺海飛彈危機。爲了避免遭到北京當局阻撓,過往對話皆保密進行,直至二○一六年才被媒體曝光。

任外交部政次時,共參加三次臺美特殊管道對話。有次赴非洲訪問,途中爲了要參加會談,專程從南非約翰尼斯堡飛往紐約,談完後再返非洲繼續出訪行程。

當時會談領隊是丁懋時秘書長,他處事風格嚴謹,所有談話不僅事前擬妥,還翻譯成中文呈李總統。美方明顯由國安會主導,副國安顧問史坦柏格是主談者。

到了陳水扁時期,我方參與臺美特殊管道對話規模仍小。駐美代表任內的最後一次,原訂由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國防部副部長柯承亨、我參加。

後來,臺美雙方參與特殊管道的規模愈來愈大,我方除國安會秘書長、外交部(次)長、國防部副部長、駐美代表,尚包括國防部司長、傳譯。美方過去皆由副國安顧問領銜,但二○一九年五月,我在華府與川普的國安顧問波頓會晤,這是雙方國安顧問首度面對面會談。波頓是我們長期友人,早在任職美國企業研究院(AEI)智庫時即熟識,事後他也慨然同意公開發布消息,我方則低調、淡化處理。會面地點位於白宮正對面、布萊爾賓館旁的白色建築,談話內容都是雙邊大議題。

臺美特殊管道對話是談大原則、大方向,或解決當下重大議題的會晤,不像蒙特瑞會談、國防檢討會談般深入技術性細節,但在美方高層無法實地訪臺下,臺美特殊管道對話已是臺美間重要溝通平臺。

兩國領袖及政策高層共聚一堂,面對面兩眼互視、坦誠交換意見,是外交上必然應有的交流模式,但以目前國家處境,在中方強力施壓下無法實現,這不僅是我方損失,更是化解歧見、意見交流、溝通的最佳方式被抹煞,尤其是兩岸衝突恐將造成人民浩劫、全球經濟斷鏈,代價是無可計量的。

李大維所着《和光同塵:一位外交官的省思》。圖/聯經出版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