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以科技創新爲突破口 農產品“含科量”不斷提升

一隻小龍蝦,有了加工高新技術的“注入”,會發生怎樣變化?在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的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線將小龍蝦加工製作成熟制速凍龍蝦尾、蝦仁和整蝦。

“我們開發了液氮速凍鎖鮮技術,讓消費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美味的合肥小龍蝦。”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甘世東介紹,從鮮蝦到加工成品,每斤小龍蝦的身價至少翻番。

近年來,合肥把科技創新作爲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的突破口,抓實種養業“從頭到尾”的產業鏈、供應鏈、科技鏈、價值鏈“四鏈同構”,促進三產融合,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

洽洽食品實施“質造+智造”產業升級,從原料到運輸、存儲、加工、包裝全環節推行“新鮮戰略”,每日堅果品類成爲深受消費者喜愛的休閒食品。老鄉雞集團攻克優質土雞自動化屠宰、一體式扣肉自動化加工、雞雜自動化加工等核心技術,構建“養殖+加工+餐飲”全產業鏈數字化貫通模式。王仁和米線研發全自動米線加工線,成爲國內米線加工龍頭企業……科技之光支撐產業向精向細“嬗變”,讓合肥小龍蝦成就大經濟、小瓜子“嗑”出大產業、小土雞“吃”成大餐飲……

合肥市依託和放大科創城市優勢,由農業農村部門、龍頭企業與省農科院、中科大等科研院校共同構建起產學研長效機制,讓科技走進加工企業等經營主體之路更加順暢和便捷。合肥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達到71%,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已發展到130家。

當科技與品牌“雙向奔赴”實現融合,再次拓展了產業增值空間。“圍繞農產品加工鏈,我們系統化抓好科技創新,一體化聯動品牌打造,有效破解了農產品量大鏈短、頭強尾弱、頭尾脫節等問題,推動‘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的‘從頭到尾’相融合,不斷拉長農業產業鏈,挖掘產業全鏈條的增值潛力。”合肥市農業農村局鄉村產業發展處副處長王德虎說。

科技創新也成爲合肥培育農業品牌的有效助力。當前,合肥市全力打響“合字號”名企、名品、名牌“三名”譜系,打造出更多的有品質、有顏值、高附加值的“金招牌”產品。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產品不斷增多,20個農產品入選農業農村部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合肥龍蝦等46個品牌入選“皖美農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累計認證綠色食品285個、有機農產品163個。(經濟日報記者 樑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