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包河區:“四個友好”繪就幸福童年畫卷

“社區兒童服務真的太貼心了,本來還擔心孩子的暑假生活怎麼安排?沒想到社區暑期開設了行知課堂,不僅幫我解決了假期孩子無人看管的難題,也讓孩子的暑假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杭川社區居民程可欣媽媽這樣說道。自2023年成立以來,合肥市包河區杭川社區牢牢堅持兒童友好的理念,從“空間友好、服務友好、參與友好、環境友好”等方面切入,鏈接整合多方資源,努力爲轄區兒童營造友好的成長環境,讓兒童健康幸福成長。

空間友好,自由成長。杭川社區對黨羣服務中心四樓1600平方米的活動室進行了適兒化改造,配備了閱讀空間、動感體能、科普空間、音樂廳、舞蹈室、書畫室、母嬰室、小劇場、圖書閱覽室等十幾個兒童特色功能區,讓孩子們擁有充足、溫馨的活動空間。此外,在下轄的兩個小區依託架空層和公共活動空間,建設兒童遊樂設施和活動室,並對轄區杭川公園加強管護,讓孩子們在友好的空間裡自由自在地玩耍、學習和成長。

兒童爲本,服務友好。杭川社區堅持兒童爲本,從兒童的需求出發,開展兒童友好服務。社區引進第三方專業社工機構,專業化、項目化運營兒童服務項目,以需求爲導向,紮實開展課後託管、興趣培養、家庭教育、紅色教育、經典誦讀、科普製作等數十項服務,全年累計服務3000餘人次,深受兒童和家長們的好評。

參與友好,保障權利。爲搭建兒童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平臺,營造傾聽兒童心聲、尊重兒童權利、響應兒童需求的友好參與氛圍,社區探索建立了“兒童議事廳”。通過平等友好的議事,兒童充分表達了自己對社區服務的項目設計、活動場館的開放時間、小區遊樂設施的增加等等方面的意見或建議,不僅讓兒童服務更貼近兒童的心聲,也讓兒童在參與中增強了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促進了綜合能力的提升。

多方聯動,環境友好。杭川社區積極鏈接、整合多方資源,爲兒童營造友好的成長環境。社區定期組織開展家長沙龍、家庭教育講座等家長學校活動,爲家長賦能,提升陪伴的質量,從而爲兒童成長營造友好的家庭環境。社區對轄區殘疾、困難等特殊兒童建立檔案,針對性地開展愛心助學、心理輔導、走訪慰問、困難救助等行動,讓困難兒童感受到溫暖和關愛,營造友好的社區環境。社區聯合轄區合肥師範附小四小、杭州路幼兒園等駐地單位,常態化開展防溺水、消防演練、安全出行等安全教育,增強兒童的安全意識,營造友好的校園環境。(餘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