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威縣:三位一體矯治體系助力迷途少年“歸航”
“通過參加孝道活動,小亮(化名)開始理解我們的辛苦,越來越懂事了。”近日,在河北省邢臺市威縣孫家寨村的“孝道餃子宴”上,看着兒子小亮熟練地包着餃子,與老人們親熱交流,小亮的媽媽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正是在孫家寨村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的這段時間,通過檢察官和社工的齊心幫助,曾經走上歧途的小亮回到了正軌。
面對未成年人犯罪治理難題,該縣通過創建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創新打造“鄉村觀護+文化浸潤+職業賦能”三位一體矯治體系,將未成年人矯治深度融入鄉村振興,爲涉罪未成年人鋪就一條充滿希望的迴歸之路。
據瞭解,孫家寨村是“全國文明村”,著名的孝道文化村,從2010年開始,該村就每月組織兩次孝道餃子宴,爲周邊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包餃子、唱大戲,並堅持將孝道文化打造成村莊治理的特色,相繼開展“家庭美德大講堂”、儒家倫理教育等活動。“將觀護幫教基地設在孫家寨村,是希望涉罪未成年人通過沉浸式感受中華孝道文化,逐步樹立感恩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威縣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趙華說,該基地的觀護對象平均參與公益活動20次,增加了親子溝通時長,化解了家庭矛盾,觀護對象對責任與擔當的理解進一步加強。
同時,爲了幫助犯罪犯錯未成年人更好迴歸社會,該基地依託孫家寨村1200餘畝蔬菜種植基地和數字農業產業園,爲少年們打開農業種植、電商運營、食品加工等技能實訓大門。實習期滿後,幫教團隊綜合評估個人興趣、能力與適應性,爲其規劃“新農人”、技能藍領等多元職業路徑,並提供“培訓—實習—就業”全鏈條支持。
“通過三位一體矯治,受幫教的未成年人既補了‘精神鈣’,又長了‘真本事’,犯罪犯錯未成年人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重啓人生。”威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曉波表示,從2023年基地成立以來,11名受幫教少年已全部實現穩定就業,其中5人熟練掌握現代大棚種植技術。(劉永格、趙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