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心守護迷途少年迴歸之路

在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檢察院,一位檢察官十六年如一日,用溫柔而堅定的力量,爲涉罪未成年人撐起一片重生的天空。她就是第一檢察部主任、四級高級檢察官田雲惠。自投身檢察工作以來,田雲惠累計辦理各類刑事案件近千件,其中未成年人案件300餘件。讓涉罪未成年人迴歸學校、社會是她從事檢察工作的初心,也是其一直堅守的使命。

始終將挽救作爲首要準則

面對涉罪未成年人,田雲惠始終將挽救作爲首要準則。她深知,每一個迷途少年的背後,都隱藏着家庭、社會的複雜因素。在辦理一起未成年人與其外祖母共同犯罪的案件時,她敏銳地察覺到,這名16歲的花季少女因父母離異缺乏家庭監護和教育,從而走上了歧路。爲了幫助她重歸正軌,田雲惠聯合多方力量,對這個“問題家庭”進行了深入的家庭教育指導,督促父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同時,她還攜手鄉鎮政府,推出“呵護少年的你”系列活動,成立了“多元聯動服務站”,將家庭教育的溫暖延伸至每一個鄉鎮角落。

爲更有效地解決未成年人幫教難題,田雲惠勇於創新,在全市首創了跟蹤幫教觀護制度,爲每一位涉罪未成年人建立詳細的跟蹤幫教檔案。如今,這些檔案已超過百份,成功挽救了百餘名失足少年,幫助他們和家庭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推動建立未成年人揚帆觀護基地

爲深入推動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她積極推動建立了通州區6家未成年人揚帆觀護基地,創新綜合型與模塊型雙軌制觀護基地建設模式,形成了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未成年人觀護體系。她還牽頭組建了通州“檢·愛”未檢團隊,憑藉10年的法治副校長工作經驗,深入120餘所學校、社區開展法治課、網絡直播等各類法宣活動70餘次,覆蓋人羣達250萬餘人次。同時,她還參與撰寫了法治教育圖書,向中小學發放近萬本,爲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大背景下,田雲惠還將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觸角延伸至了天津、河北兩地。她牽頭促成通州區與天津寶坻、河北唐山的檢察機關簽署《通寶唐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區域協同發展共建協議》,深化了多方合作;通過異地協作,助力河北籍、福建籍等涉罪未成年人重新就業,爲他們打開了新的人生篇章。

提升自己更好地幫助這些孩子

工作之餘,田雲惠還不斷充實自己,考取了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初級助理社會工作師等資質,爲涉案未成年人提供身心康復、生活安置、法律支持等多元綜合救助。她深知,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幫助這些孩子走出困境,迎接未來。

田雲惠和團隊積極創建全國維護青少年權益崗,設置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微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務,將這份溫暖與關懷投放到轄區22個街鄉鎮檢察工作站點。結合“開學季”“六一”等重要節點,她們圍繞“防欺凌”“網絡保護”等主題,參與轄區網絡普法暨“互聯護苗”活動,發佈網絡保護“六個一”活動方案,採用檢察開放日、講授法治課、互動問答、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靈活多樣地開展法治活動。

挽救輕生少女重拾生活勇氣,幫助受欺凌少年重展笑顏,嚴懲虐待幼兒教師維護正義,救助生活困難未成年被害人傳遞溫暖……無論是聚光燈下的大案要案,還是涉及單個家庭的瑣碎小事,田雲惠在辦案時都竭盡全力、追求極致。“作爲檢察幹警,擔負着黨和人民交付的重任,就要不斷提高自己,吃得了苦、受得了累,兢兢業業做好工作。”她說,這是從前輩那裡學來的寶貴經驗,也是作爲城市副中心青年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文/本報記者武文娟